共 15 条
次临界能源包层严重事故缓解系统
被引:2
作者:

刘永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广核集团中科华核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广核集团中科华核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王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广核集团中科华核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广核集团中科华核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黄洪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中国广核集团中科华核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卢冬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广核集团中科华核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广核集团中科华核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机构:
[1] 中国广核集团中科华核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2]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混合堆;
次临界能源包层;
严重事故缓解;
工程通道注水系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L46 [裂变、聚变混合反应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针对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混合堆次临界能源包层,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严重事故缓解系统——工程通道注水系统,采用通道注水的方法直接导出燃料区衰变热,同时与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结合,实现燃料区非能动长期冷却的建立,阻止燃料区熔化进程发展,保证次临界能源包层的完整性。在保守假设条件下,当燃料区温度达到1220℃时,工程通道注水系统投入运行即可完成严重事故缓解功能。
引用
收藏
页码:242 / 24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 [1] Z箍缩驱动聚变-裂变混合堆总体概念研究进展[J].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4, 26 (10) : 20 - 26李正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黄洪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王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陈晓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祁建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郭海兵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马纪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肖成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褚衍运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周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 [2] 次临界能源堆物理设计进展附视频[J].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4, (10) : 27 - 37李茂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师学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刘荣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鹿心鑫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朱通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王新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余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严钧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信息中心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唐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表面物理与化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贾建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表面物理与化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程和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栗再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吴宏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 [3] Z箍缩驱动聚变-裂变混合能源堆总体概念研究[J].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4, 26 (09) : 7 - 12彭先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王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 [4] 次临界能源堆物理性能初步分析[J].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2, 46 (04) : 437 - 441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刘永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 [5] 聚变-裂变能源混合堆可行性及在我国核能发展中作用的分析[J]. 中国工程科学, 2011, 13 (03) : 24 - 28刘成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师学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 [6] 混合能源堆包层中子学初步概念设计[J]. 核动力工程, 2010, 31 (04) : 5 - 7+20师学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研究生部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计算物理实验室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研究生部彭先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计算物理实验室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研究生部
- [7] 托卡马克高约束运行模式和磁约束受控核聚变[J]. 物理, 2010, 39 (06) : 400 - 405董家齐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 [8] 核能与聚变裂变混合能源堆[J]. 物理, 2010, 39 (06) : 385 - 389彭先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计算物理实验室师学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计算物理实验室
- [9] 聚变裂变混合发电堆水冷包层热工水力学设计分析[J]. 核科学与工程, 2010, 30 (01) : 72 - 77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FDS团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 [10] 聚变-裂变混合堆水冷包层中子物理性能研究[J].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09, 43(S1) (S1) : 97 - 102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周志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