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来源及演化

被引:45
作者
周云 [1 ]
汪雄武 [1 ]
唐菊兴 [2 ]
秦志鹏 [1 ]
彭惠娟 [1 ]
李爱国 [3 ]
杨科 [3 ]
王华 [3 ]
李炯 [3 ]
张继超 [3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成矿流体; 特征; 来源; 演化; 甲玛; 西藏;
D O I
10.16111/j.0258-7106.2011.02.006
中图分类号
P618.41 [铜];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斑岩、矽卡岩及角岩矿物中石英的熔融包裹体和流体包裹体进行测温,得到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斑岩体形成温度为634~887℃,斑岩体中流体开始出溶的压力为59.1MPa。从岩浆阶段、岩浆-热液阶段、矽卡岩阶段、矽卡岩退变质阶段到石英-硫化物阶段,温度范围为170~540℃,盐度集中在15%~50%范围内,密度为0.9233~1.0805g/cm3,成矿流体主要为NaCl-H2O体系。早期最低成矿压力为31.8MPa,最浅成矿深度为1.1778km。通过流体包裹体的离子成分、气相成分比值与图解、氢氧同位素数据分析,表明甲玛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流体为岩浆来源,并有后期大气降水的混入。成矿流体的形成和演化经历了岩浆出溶、超临界流体的相分离、流体的减压沸腾作用及岩浆热液、挥发分与碳酸盐围岩接触带的充填/交代作用。岩浆-热液演化过程中的成矿元素,从最早的岩浆结晶分异阶段开始到岩浆期后热液阶段,都强烈地选择性进入挥发分气相中进行迁移。流体的减压沸腾、混合作用最终导致成矿元素的沉淀,甲玛矿床在成因上与斑岩-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中的岩浆-热液成矿作用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231 / 248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 [1] 西藏墨竹工卡县甲玛铜多金属矿成矿流体特征及演化.[D].周云.成都理工大学.2010, 05
  • [2]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含矿斑岩石英斑晶单个熔融包裹体的成分研究
    周云
    汪雄武
    唐菊兴
    秦志鹏
    彭惠娟
    李爱国
    杨科
    王华
    李炯
    张继超
    [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01) : 92 - 102
  • [3]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矿床地质特征及其矿床模型
    唐菊兴
    王登红
    汪雄武
    钟康惠
    应立娟
    郑文宝
    黎枫佶
    郭娜
    秦志鹏
    姚晓峰
    李磊
    王友
    唐晓倩
    [J]. 地球学报, 2010, 31 (04) : 495 - 506
  • [4]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铜矿化富集规律研究及应用
    郑文宝
    陈毓川
    唐菊兴
    宋鑫
    林彬
    桂晓根
    应立娟
    [J]. 金属矿山, 2010, (02) : 87 - 91+116
  • [5] 西藏冈底斯成矿带东段主要矿床类型、成矿规律和找矿评价
    唐菊兴
    陈毓川
    多吉
    刘鸿飞
    杜欣
    张金树
    郑文宝
    高一鸣
    [J]. 矿物学报, 2009, 29 (S1) : 476 - 478
  • [6] 初论碰撞造山环境斑岩铜矿成矿模型
    杨志明
    侯增谦
    [J]. 矿床地质, 2009, 28 (05) : 515 - 538
  • [7]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矽卡岩中辉钼矿铼-锇同位素定年及其成矿意义
    应立娟
    唐菊兴
    王登红
    畅哲生
    屈文俊
    郑文宝
    [J]. 岩矿测试, 2009, 28 (03) : 265 - 268
  • [8] 西藏驱龙超大型斑岩铜矿床:地质、蚀变与成矿
    杨志明
    侯增谦
    宋玉财
    李振清
    夏代详
    潘凤雏
    [J]. 矿床地质, 2008, (03) : 279 - 318
  • [9] 西藏驱龙斑岩铜钼矿床中UST石英的发现:初始岩浆流体的直接记录
    杨志明
    侯增谦
    李振清
    宋玉财
    谢玉玲
    [J]. 矿床地质, 2008, (02) : 188 - 199
  • [10] 成矿金属元素的气相运移研究进展
    包志伟
    [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7, (01) : 83 -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