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驱龙斑岩铜钼矿床中UST石英的发现:初始岩浆流体的直接记录

被引:38
作者
杨志明 [1 ]
侯增谦 [1 ]
李振清 [2 ]
宋玉财 [1 ]
谢玉玲 [3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3]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关键词
地质学; 单向固结结构(UST); 流体出溶; 斑岩铜矿; 驱龙; 西藏;
D O I
10.16111/j.0258-7106.2008.02.004
中图分类号
P618.41 [铜]; P618.65 [钼];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单向固结结构(UST)是浅成侵位的岩浆出溶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结构,一般由梳状石英与细晶(斑岩)岩交互生长而成,少数产于斑岩与围岩接触部位,其内的原生包裹体被认为是初始流体出溶的可靠记录。作者在西藏驱龙铜矿床中首次发现了具有单向固结结构的石英。研究表明,驱龙UST石英存在于后期侵位的二长花岗斑岩与花岗闪长岩的接触部位,部分为高温β石英;UST石英中原生包裹体的成分主要为高盐度液相,除石盐子矿物外,还含有硬石膏等其他子矿物。阴极发光及显微测温结果表明,初始流体的出溶发生在高温(t≥573℃)、高压(p≥150~200MPa)条件下,出溶的流体为高温、高盐度〔w(NaCleq)为44·5%58%〕流体,同时还具有较高的氧逸度。因形成压力较高,判断UST石英不可能由较浅侵位的二长花岗斑岩岩枝冷凝出溶而形成,从而推测驱龙铜矿床深部存在着孕育成矿斑岩的大型岩基。
引用
收藏
页码:188 / 199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 [1] 西藏驱龙超大型斑岩铜矿床:地质、蚀变与成矿[J]. 杨志明,侯增谦,宋玉财,李振清,夏代详,潘凤雏.矿床地质. 2008(03)
  • [2] 西藏驱龙铜矿西部斑岩与成矿关系的厘定:对矿床未来勘探方向的重要启示
    杨志明
    侯增谦
    夏代详
    宋玉财
    李政
    [J]. 矿床地质, 2008, (01) : 28 - 36
  • [3] 西藏冈底斯斑岩铜矿带成矿流体的扫描电镜(能谱)约束——以驱龙和厅宫矿床为例
    杨志明
    谢玉玲
    李光明
    徐九华
    [J]. 矿床地质, 2006, (02) : 147 - 154
  • [4] 西藏冈底斯斑岩铜矿带厅宫铜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杨志明
    谢玉玲
    李光明
    徐九华
    王葆华
    [J]. 矿床地质, 2005, (06) : 584 - 594
  • [5] 西藏冈底斯斑岩铜矿带埃达克质斑岩含矿性:源岩相变及深部过程约束
    侯增谦
    孟祥金
    曲晓明
    高永丰
    [J]. 矿床地质, 2005, (02) : 108 - 121
  • [6] 西藏冈底斯中新世斑岩铜矿带:埃达克质斑岩成因与构造控制
    侯增谦
    高永丰
    孟祥金
    曲晓明
    黄卫
    [J]. 岩石学报, 2004, (02) : 239 - 248
  • [7] 西藏斑岩铜矿对重大地质事件的响应
    芮宗瑶
    李光明
    张立生
    王龙生
    [J]. 地学前缘, 2004, (01) : 145 - 152
  • [8] 冈底斯斑岩铜矿成矿时代及青藏高原隆升
    芮宗瑶
    侯增谦
    曲晓明
    张立生
    王龙生
    刘玉琳
    [J]. 矿床地质, 2003, (03) : 217 - 225
  • [9] 冈底斯铜矿带含矿斑岩的40Ar/39Ar年龄及地质意义
    曲晓明
    侯增谦
    李振清
    [J]. 地质学报, 2003, (02) : 245 - 252
  • [10] Origin of adakitic intrusives generated during mid-Miocene east–west extension in southern Tibet[J] . Z.-Q Hou,Y.-F Gao,X.-M Qu,Z.-Y Rui,X.-X Mo.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 200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