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县樟子松人工林生物量及碳储量研究

被引:10
作者
刘红梅 [1 ]
吕世杰 [2 ]
刘清泉 [1 ]
刘丽英 [1 ]
王玉芝 [1 ]
章海波 [1 ]
机构
[1] 内蒙古林业科学研究院
[2] 内蒙古农业大学理学院
关键词
樟子松; 生物量; 碳储量; 枯落物; 土壤碳;
D O I
10.16853/j.cnki.1009-3575.2013.03.011
中图分类号
S791.253 [樟子松];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本文以多伦县樟子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樟子松生物量、碳储量、林下枯落物和土壤进行研究,结果如下。樟子松树高和胸径在监测期间的增长模型均符合线性模型,模型拟合率均大于99%。樟子松叶片、树枝、树干和根系生物量和碳储量在年度间变化显著,其中树干生物量和碳储量的年增长量最大。樟子松生物量和碳储量中叶片、树枝的生物量和碳储量所占比例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呈下降的变化趋势,而树干的生物量和碳储量所占比例则呈增加的变化趋势。樟子松林下枯落物现存量较高,碳储量为2488kg/hm2。樟子松林下土壤碳储量集中在0-25cm层,达到54.94t/hm2,其平均碳含率为1.03%。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沙地杨树、樟子松人工林固碳特征研究 [J].
闫婷 ;
闫德仁 ;
袁立敏 ;
薛博 .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12, 38 (02) :14-18
[2]   基于相容性生物量模型的樟子松林碳密度与碳储量研究 [J].
贾炜玮 ;
李凤日 ;
董利虎 ;
赵鑫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2, (01) :6-13
[3]   科尔沁沙地东南缘不同草地恢复方式下的物种多样性与生物量 [J].
袁吉有 ;
欧阳志云 ;
郑华 ;
徐卫华 ;
王芸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1, (10) :175-178
[4]   樟子松人工林生物量模型的研究 [J].
黄超 ;
王黑子来 ;
刘微 ;
徐永波 ;
李慧仁 .
防护林科技, 2011, (04) :51-53
[5]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碳储量研究 [J].
袁立敏 ;
闫德仁 ;
王熠青 ;
姜鹏 ;
刘阳 ;
党晓宏 .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11, 37 (01) :9-13
[6]   内蒙古森林碳储量估算及其变化特征 [J].
闫德仁 ;
闫婷 .
林业资源管理, 2010, (03) :31-33+103
[7]   樟子松人工林单木叶量垂直分布规律 [J].
闫明准 ;
刘兆刚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9, 37 (07) :16-19+24
[8]   不同环境因子对樟子松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J].
王红 ;
范志平 ;
邓东周 ;
陈德龙 ;
孙学凯 ;
高俊刚 ;
曾德慧 .
生态学杂志, 2008, (09) :1469-1475
[9]   樟子松人工林单木生物量模型研究 [J].
贾炜玮 ;
于爱民 .
林业科技情报, 2008, (02) :1-2
[10]   黑龙江东部地区樟子松人工林单木生物量研究 [J].
贾炜玮 ;
姜生伟 ;
李凤日 .
辽宁林业科技, 2008, (03)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