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稻雄性不育的遗传分析

被引:2
作者
裴新澍
傅爱军
机构
[1] 湖南农学院
关键词
水稻雄性不育; 分类标准; 栽培稻; 可育株; 不育株; 杂种; 杂交种; 结实率; 分离比例; 遗传分析; 野生稻; 育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本试验以及国内大量试验材料,我们认为水稻的雄性不育是一个数量性状,其特点是F1出现分离,F2呈连续变异。根据本试验结果,对水稻雄性不育的分类标准作的深入分析,认为目前一些有关水稻雄性不育属质量性状的各种结论,乃是由于分类标准不一致引起的。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四种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不育性遗传的初步研究 [J].
胡锦国 ;
李泽炳 .
华中农学院学报, 1985, (02) :15-22
[2]   水稻恢复系IR24恢复基因的初步分析 [J].
杨仁崔 ;
卢浩然 .
作物学报, 1984, (02) :81-86
[3]   野败型杂交籼稻的育性基因分析 [J].
周天理 ;
沈锦骅 ;
叶复初 .
作物学报, 1983, (04) :241-247
[4]   利用玉米雄性不育特性制造杂种的研究 [J].
杨允奎 ;
杜世灿 ;
段光辉 .
作物学报, 1962, (01) :3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