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辽宁省特大暴风雪形成过程与危害

被引:17
作者
李秀芬 [1 ]
朱教君 [2 ]
贾燕 [3 ]
刘江 [1 ]
李娜 [1 ]
李凤芹 [2 ]
机构
[1]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2]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3] 沈阳炮兵学院
关键词
暴风雪; 时空分布; 天气形势; 暴风雪危害;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07.0218
中图分类号
P426.634 []; P458.1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07年3月初辽宁发生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的暴风雪灾害。在对2007年3月3—5日辽宁特大暴风雪和寒潮天气全面调查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这次天气的强度、时空分布、形成过程和造成的危害。结果表明:本次暴风雪在辽宁省绝大部分地区出现了强降雪、降温及大风的天气特征,其中48h内全省平均积雪达20cm以上,最大降水量达106mm;最大风速为32m.s-1;主要的天气过程是500hPa高空槽、850hPa急流和切变及地面气旋的共同作用所致。这次特大暴风雪灾害给全省各行业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针对这场灾害的特点,提出了减轻和应对类似暴风雪灾害的建议和相应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1250 / 125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1]  
Factors affecting the snowand wind induced damage of a montane secondary forest inNortheastern China. Zhu JJ,,Li XF,Liu ZG,et al. Silva Fennica . 2006
[12]  
气象学[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刘江,许秀娟主编, 2002
[13]   低空急流与内蒙古的大(暴)雪 [J].
宫德吉 ;
李彰俊 .
气象, 2001, (12) :3-7
[14]   低空急流与内蒙古的大(暴)雪 [J].
宫德吉 ;
李彰俊 .
气象, 2001, (12) :3-7
[15]   2003年3月2日辽宁暴雪天气分析 [J].
马福全 ;
隋东 .
辽宁气象, 2004, (01) :10-11
[16]   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雪/风灾害成因及分析 [J].
李秀芬 ;
朱教君 ;
王庆礼 ;
刘足根 ;
侯传生 ;
杨焕君 ;
不详 .
应用生态学报 , 2004, (06) :941-946
[17]   渤海秋末初冬一次强寒潮天气过程分析 [J].
张晓慧 ;
盛立芳 ;
张红岩 .
海洋预报, 2004, (03) :51-56
[18]   内蒙古主要畜牧气象灾害减灾对策研究 [J].
乌兰巴特尔 ;
刘寿东 .
自然灾害学报, 2004, (06) :36-40
[19]   森林的风/雪灾害研究综述 [J].
李秀芬 ;
朱教君 ;
王庆礼 ;
刘足根 .
生态学报, 2005, (01) :148-157
[20]   我国东北地区暴雪形成机理的个例研究 [J].
胡中明 ;
周伟灿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5, (05) :105-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