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颗粒化还田加速腐解速率提高培肥效果

被引:35
作者
王婧
张莉
逄焕成
张珺穜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关键词
秸秆; 腐解; 养分; 土壤呼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41.4 [堆肥、沤肥];
学科分类号
090101 ;
摘要
为了探索将玉米秸秆压缩成颗粒后还田培肥土壤的可行性,研创新型秸秆还田方式,采用尼龙网袋埋藏法,研究秸秆颗粒化还田与常规粉碎秸秆还田(对照)在盆栽培养条件下的腐解与养分释放特征,以及对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质量的秸秆颗粒化后其堆积密度为对照的4.8倍,可显著改善其还田性,提高土壤消纳秸秆的能力。秸秆颗粒化后还田可显著提升秸秆的腐解速率,培养期内前60 d,秸秆颗粒平均腐解速率比对照提升31.68%;培养300 d后,其累积腐解率达80.81%,比对照高出8.7个百分点;估算可比对照提前30 d腐解超过50%,提前14 d完全腐解。秸秆颗粒化还田可显著提升秸秆养分释放速率,培养期前60 d尤为明显;培养300 d后,秸秆颗粒的碳(C,carbon)和氮(N,nitrogen)累积释放率比对照分别提高了11.0和13.2个百分点,但磷素(P,phosphorus)和钾(K,kalium)累积释放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估算C、N、P、K养分分别释放超过50%的时间比对照提前15~125 d,提前9 d释放全部养分。此外,秸秆颗粒化还田在培养期前260 d可显著提高土壤呼吸速率,培养期间平均土壤呼吸速率比对照提高18.03%。因此,秸秆颗粒化还田可实现高效快速的培肥土壤,在农业生产中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77 / 18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秸秆、木质素及生物炭对土壤有机碳氮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D].张杰.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 01
[2]   水稻秸秆钾与化肥钾释放与分布特征模拟研究 [J].
李继福 ;
任涛 ;
鲁剑巍 ;
丛日环 ;
李小坤 ;
马晓晓 .
土壤, 2013, 45 (06) :1017-1022
[3]   农用生物炭研究进展与前景 [J].
陈温福 ;
张伟明 ;
孟军 .
中国农业科学 , 2013, (16) :3324-3333
[4]   水稻秸杆腐解过程溶解性有机质红外光谱研究 [J].
倪文海 ;
刘欢 ;
刘振涛 ;
罗荣 ;
周江敏 ;
陈华林 ;
葛世玫 ;
代静玉 .
土壤, 2013, 45 (02) :1220-1226
[5]   旱作农田不同耕作土壤呼吸及其对水热因子的响应 [J].
张丁辰 ;
蔡典雄 ;
代快 ;
冯宗会 ;
张晓明 ;
王小彬 .
生态学报, 2013, 33 (06) :1916-1925
[6]   棉花秸秆堆腐特性及腐熟度评价 [J].
孙凯宁 ;
于君宝 ;
宁凯 ;
管博 ;
宋守旺 ;
丁广民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3, 32 (02) :393-399
[7]   碳氮管理措施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作物产量、秸秆腐解、土壤CO排放的影响 [J].
黄涛 ;
仇少君 ;
杜娟 ;
史振侠 ;
巨晓棠 .
中国农业科学 , 2013, (04) :756-768
[8]   秸秆还田量对土壤理化性状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J].
刘义国 ;
刘永红 ;
刘洪军 ;
商健 ;
于淙超 ;
林琪 .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03) :131-135
[9]   秸秆还田方式和氮肥类型对黄淮海平原夏玉米土壤呼吸的影响 [J].
李玮 ;
张佳宝 ;
张丛志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 (07) :842-849
[10]   粉碎秸秆类生物质原料物理特性试验 [J].
霍丽丽 ;
孟海波 ;
田宜水 ;
赵立欣 ;
侯书林 .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11) :189-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