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石家庄暴雪天气过程诊断分析

被引:6
作者
刘家峻
于江龙
梅娜
徐建
机构
[1] 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
关键词
暴雪; 环流形势; 诊断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资料,对2009年11月9—12日石家庄特大暴雪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暴雪过程与高空西槽、河套地区南部南支槽以及中低空切变有着密切联系。高低空急流的较好配合利于暴雪区内上升运动的加强,上升区始终位于高空偏西急流右侧的辐散区内及低空西南急流出口区左前部的辐合区内,且700 hPa北支西北急流对暴雪的增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上升运动与正涡度区相对应,垂直上升最强区与正涡度中心相吻合;上升运动与湿度场的交汇对暴雪的发生及加强显著,石家庄上空自地面至200 hPa维持一相对湿度为90%的高湿柱,西南气流带来的南方暖湿气流及东北回流带来的渤海湾高湿大气是产生大暴雪的能量及水汽源地。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7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华北一次强对流暴雨的湿位涡诊断分析 [J].
高万泉 ;
周伟灿 ;
李玉娥 .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1, 27 (01) :1-6
[2]   一次爆发性气旋引发的罕见暴风雪过程分析 [J].
蔡丽娜 ;
隋迎玖 ;
刘大庆 ;
王爽 ;
刘伟 ;
王天奎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45 (04) :693-700
[3]   一次回流与倒槽共同作用产生的暴雪天气分析 [J].
赵桂香 .
气象, 2007, (11) :41-48
[4]   2008年雪灾过程高原上游关键区水汽输送机制及其前兆性“强信号”特征 [J].
施晓晖 ;
徐祥德 ;
程兴宏 .
气象学报, 2009, 67 (03) :478-487
[5]   北上低涡引发辽宁历史罕见暴雪天气过程的分析 [J].
刘宁微 ;
齐琳琳 ;
韩江文 .
大气科学, 2009, (02) :275-284
[6]   2008年初“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的持续性原因分析 [J].
杨贵名 ;
孔期 ;
毛冬艳 ;
张芳华 ;
康志明 ;
宗志平 .
气象学报, 2008, (05) :836-849
[7]   我国东北地区暴雪形成机理的个例研究 [J].
胡中明 ;
周伟灿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5, (05) :105-110
[8]   2005年山东半岛连续三次冷流暴雪过程的分析 [J].
崔宜少 ;
张丰启 ;
李建华 ;
王琛岩 .
气象科学, 2008, (04) :395-401
[9]   华北回流暴雪发展机理个例研究 [J].
周雪松 ;
谈哲敏 .
气象, 2008, (01) :1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