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耕对麦田土壤容重和小麦根系发育的影响

被引:32
作者
蒋向 [1 ,2 ]
贺德先 [1 ]
任洪志 [2 ]
刘清瑞 [3 ]
胡敏 [1 ]
机构
[1]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2] 河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3] 新乡县农技站
关键词
小麦; 轮耕; 土壤容重; 根系发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为给小麦生产中的合理轮耕提供参考依据,通过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轮耕麦田土壤容重及小麦根系发育的变化。结果表明,与连续旋耕3年相比,旋耕2年后深耕处理降低了15~25cm土层土壤容重,对表层土壤容重影响相对较小,增加了不同层次土壤根量、生育中后期15~20cm土壤单株次生根数和根系活力。说明在黄淮平原当前普遍采用一年两熟种植制度和作物秸秆通过旋耕还田的耕作方式下,采取旋耕2年后深耕对于改善麦田土壤条件、促进小麦根系生长发育更为有利。
引用
收藏
页码:711 / 71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轮耕对土壤物理性状和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J].
孔凡磊 ;
陈阜 ;
张海林 ;
黄光辉 .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08) :150-155
[2]   不同耕作和轮作方式下作物生育期内土壤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特征 [J].
姜桂英 ;
黄绍敏 ;
郭斗斗 .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09, (03) :335-342
[3]   陇中旱地不同保护性耕作方式表层土壤结构和有机碳含量比较分析 [J].
罗珠珠 ;
黄高宝 ;
辛平 ;
张国盛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8, (04) :53-58
[4]   华北平原免耕冬小麦生长发育特征研究 [J].
李素娟 ;
陈继康 ;
陈阜 ;
李琳 ;
张海林 .
作物学报, 2008, (02) :290-296
[5]   轮耕对土壤物理性状及水稻产量影响的初步研究 [J].
孙国峰 ;
陈阜 ;
肖小平 ;
伍芬琳 ;
张海林 .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12) :109-113
[6]   土壤耕作及秸秆还田对冬小麦生长状况及产量的影响 [J].
韩宾 ;
李增嘉 ;
王芸 ;
宁堂原 ;
郑延海 ;
史忠强 .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02) :48-53
[7]   土壤深松对小麦根系活性的垂直分布及旗叶衰老的影响 [J].
王法宏 ;
王旭清 ;
任德昌 ;
于振文 ;
余松烈 .
核农学报, 2003, (01) :56-61
[8]   施肥对小麦根系活性、延缓旗叶衰老及产量的效应 [J].
王法宏 ;
任德昌 ;
王旭清 ;
曹宏鑫 ;
余松烈 ;
于振文 ;
不详 .
麦类作物学报 , 2001, (03) :51-54
[9]   耕作措施对土壤特性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J].
丁昆仑 ;
M.J.Hann .
农业工程学报, 2000, (03) :28-31
[10]   小麦根系对水分亏缺的生物学响应 [J].
王同朝 ;
卫丽 ;
吴克宁 ;
席章营 ;
王晨阳 .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1) :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