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法脱硫过程烟气中细颗粒物的变化特性

被引:31
作者
颜金培
杨林军
鲍静静
蒋振华
黄永刚
沈湘林
机构
[1]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氨法脱硫; 细颗粒; 粒径分布; 洗涤;
D O I
10.13334/j.0258-8013.pcsee.2009.05.001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采用电称低压冲击器(electrical low pressure impactor,ELPI)对氨法脱硫前后的细颗粒进行测量,获得烟气中细颗粒的数浓度和粒径分布特性,分析了氨法脱硫过程细颗粒的生成机制及洗涤塔对细颗粒的捕集特性。结果表明,氨法脱硫后细颗粒的数浓度明显增加,在SO2浓度为1767mg/m3和氨水浓度为5%,平均粒径由洗涤前的0.07μm增大到0.09μm;常规洗涤对细颗粒的脱除效率很低且几乎不受液气比影响;而氨水脱硫时,洗涤塔出口的颗粒数浓度随液气比的增大而提高,特别是氨水浓度较高的情况;氨水浓度为10%,液气比从2L/m3增加到5L/m3,颗粒数浓度增加了10%;此外,随氨水浓度和烟气中SO2浓度的增大,洗涤后颗粒的数浓度增加。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电厂湿法脱硫系统对烟气中细颗粒物脱除作用的实验研究 [J].
王珲 ;
宋蔷 ;
姚强 ;
陈昌和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8, (05) :1-7
[2]   应用蒸汽相变机理脱除燃煤可吸入颗粒物实验研究 [J].
颜金培 ;
杨林军 ;
张霞 ;
孙露娟 ;
张宇 ;
沈湘林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7, (35) :12-16
[3]   燃煤过程中氧含量对可吸入颗粒物形成及排放特性影响的研究 [J].
刘小伟 ;
徐明厚 ;
于敦喜 ;
俞云 ;
高翔鹏 ;
曹倩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6, (15) :46-50
[4]   燃煤锅炉颗粒物粒径分布和痕量元素富集特性实验研究 [J].
岳勇 ;
陈雷 ;
姚强 ;
李水清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5, (18) :74-79
[5]   氨法脱硫反应特性的化学动力学分析 [J].
陈梅倩 ;
何伯述 ;
陈广华 ;
范莉娟 ;
刘淑敏 .
环境科学学报, 2005, (07) :886-890
[6]   声波对悬浮PM2.5作用的数值研究 [J].
袁竹林 ;
李伟力 ;
魏星 ;
凡凤仙 ;
沈湘林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5, (08) :121-125
[7]   温度对氨法脱硫率影响的实验研究 [J].
何伯述 ;
郑显玉 ;
常东武 ;
陈昌和 .
环境科学学报, 2002, (03) :412-416
[8]   Mercury in coal and the impact of coal quality on mercury emissions from combustion systems [J].
Kolker, Allan ;
Senior, Constance L. ;
Quick, Jeffrey C. .
APPLIED GEOCHEMISTRY, 2006, 21 (11) :1821-1836
[9]   Wet scrubbing of polydisperse aerosols by freely falling droplets [J].
Park, SH ;
Jung, CH ;
Jung, KR ;
Lee, BK ;
Lee, KW .
JOURNAL OF AEROSOL SCIENCE, 2005, 36 (12) :1444-1458
[10]  
The emissions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PM 10 and trace elements from a modern coal-fired power plant equipped with ESP and wet FGD[J] . Ruud Meij,B te Winkel.Fuel Processing Technology . 2004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