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3 条
辽宁地区一次强降水过程诊断分析
被引:6
作者:
刘静
[1
]
任川
[2
]
董巍
[3
]
才奎志
[1
]
崔胜权
[1
]
王瀛
[1
]
陈妮娜
[1
]
机构:
[1] 辽宁省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中心
[2] 辽宁省气象信息中心
[3]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辽宁分院
来源:
关键词:
强降水;
东北冷涡;
能量锋;
MCC;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加密和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静止卫星红外云图和多普勒天气雷达监测产品对2010年8月19—22日辽宁地区一次大暴雨过程的雨情特点、环境条件、水汽输送、能量场、中尺度云团的演变特征、雷达反射率水平和垂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持续性降水过程的发生发展机制.结果表明:辽宁地区此次暴雨过程包括冷涡东移和低涡北上两个降水阶段,总体表现为过程降雨量大、持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和局地爆发性强的特点.西风带长波槽稳定,副热带高压和日本海高压维持,"东低西阻"形势明显;东北冷涡、高层幅散、低层切变、低空急流及地面气旋等高低空系统耦合.来自北方的干冷空气和南方的暖湿空气在降水区汇合,水汽条件充沛.随着锋面系统东移,暴雨区具有极强的动力抬升条件.中α尺度云团发展,对流云团的组织化特征明显,冷云砧面积决定了强降水范围.多普勒天气雷达强回波长轴方向与回波移动方向一致,"列车效应引发局地强降水,回波具有后向传播特征,回波垂直结构表明此次暴雨具有低质心的热带降水特点.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7
页数:1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