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黄东方鲀♀×红鳍东方鲀♂杂交后代早期形态特征及生长速度的比较

被引:15
作者
范文涛 [1 ]
刘海金 [2 ]
赵文江 [3 ]
张福崇 [4 ]
机构
[1]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3] 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4] 河北省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菊黄东方鲀; 红鳍东方鲀; 杂交; 形态; 生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17.4 [水产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908 ;
摘要
对菊黄东方鲀、红鳍东方鲀及其杂交后代的早期形态特征和生长速度进行了比较。在全长5 cm和10 cm时,形态上的主要差异是:(1)菊黄东方鲀的尾鳍为浅黄色,无黑杂色;红鳍东方鲀的尾鳍为黑色,其杂交后代与菊黄东方鲀相似,尾鳍浅黄色,略带黑色;(2)菊黄东方鲀背部皮刺无或极少超出侧线,超出部分与体背黑斑不相交;红鳍东方鲀背部皮刺超出侧线,超出部分与黑斑相交,向下延伸至腹部,其杂交后代背部皮刺超出侧线,与体背黑斑部分相交,向下未能延伸至腹部;(3)菊黄东方鲀背部皮刺向前延伸至两眼连接线,红鳍东方鲀向前延伸至两鼻孔连接线,其杂交后代超过两眼连接线而未达鼻孔连接线。以尾鳍颜色和皮刺的分布特征可以区分幼鱼阶段的菊黄东方鲀、红鳍东方鲀及其杂交后代。在体长为5 cm及10 cm时分别选取了2个和4个框架参数建立判别函数,判别菊黄东方鲀、红鳍东方鲀及其杂交种的准确率达到96.8%和100%。经过110 d的饲养,红鳍东方鲀、杂交东方鲀以及菊黄东方鲀的平均体长分别达到(110.24±3.78)、(101.16±6.56)和(82.92±4.29)mm,体质量分别为(35.68±5.04)、(33.00±6.24)和(20.99±3.00)g,无论体长还是体质量,都是红鳍东方鲀>杂交东方鲀>菊黄东方鲀,差异极显著。研究表明,菊黄东方鲀♀与红鳍东方鲀♂杂交,其后代早期形态与母本菊黄东方鲀相似,生长比红鳍东方鲀慢,而比菊黄东方鲀快,具有显著的经济杂交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065 / 107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SPSS实用统计分析.[M].郝黎仁等编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2]  
多元统计分析.[M].杨维权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3]   吉奥罗非鱼(新吉富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生长性能的评估 [J].
陈林 ;
李思发 ;
简伟业 ;
何学军 ;
李先仁 ;
蔡完其 .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8, (03) :257-262
[4]   凡纳滨对虾自交系与杂交系早期生长和存活的比较 [J].
姚雪梅 ;
黄勃 ;
赖秋明 ;
张继涛 ;
王志勇 .
水产学报, 2006, (06) :791-795
[5]   三种红鲤生长性状的杂种优势与遗传相关分析 [J].
李思发 ;
王成辉 ;
刘志国 ;
项松平 ;
王剑 ;
潘增云 ;
段江萍 ;
徐志彬 .
水产学报, 2006, (02) :175-180
[6]   奥利亚罗非鱼(♀)×鳜(♂)杂交后代的形态 [J].
俞菊华 ;
夏德全 ;
杨弘 ;
贺艳辉 ;
吴婷婷 .
水产学报, 2003, (05) :431-435
[7]   我国华鳊属鱼类形态差异及其物种有效性的研究 [J].
谢仲桂 ;
谢从新 ;
张鹗 .
动物学研究, 2003, (05) :321-330
[8]   中国五大湖三角帆蚌形态差异分析附视频 [J].
钱荣华 ;
李家乐 ;
董志国 ;
郑汉丰 ;
李应森 ;
袁伟康 .
海洋与湖沼, 2003, (04) :436-443
[9]   团头鲂双向选育效应研究 [J].
李思发 ;
蔡完其 .
水产学报, 2000, (03) :201-205
[10]   杂交东方鲀的胚胎和仔鱼的发育 [J].
胡亚丽,华元渝 .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 (01) :5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