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金融平台债权转让行为的刑法性质分析

被引:2
作者
孙国祥
机构
[1] 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网络金融; 非法集资; 债权转让; 归集债权;
D O I
10.15984/j.cnki.1005-9512.2021.10.004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网络与金融一体同构,叠加了金融风险和互联网风险,有必要对网络金融平台异化的金融活动采取严格规制的刑事政策立场。现阶段司法正越来越多地通过"穿透式"的实质解释将平台债权转让行为纳入刑法非法集资类犯罪的规制范围。然而,无论是对网络金融严格规制的刑事政策立场,还是司法为入罪而进行的"穿透式"实质解释,都不应也不能逾越罪刑法定原则的限制。网络金融平台债权转让行为是否构成非法集资犯罪,应严格依据现行刑法关于非法集资犯罪的构成要件作判断。司法中,简单地将平台债权转让过程中的归集债权等同于归集资金,将归集资金等同于自融,将平台开设的中转账户等同于设立资金池,进而认定为非法集资类犯罪,可能偏离了现行刑法非法集资犯罪的实质。网络金融平台真实的债权转让即使存在行政违规,也不能与非法集资犯罪画等号。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53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1]   《刑法修正案(十一)》的主要规定及对刑事立法的发展 [J].
张义健 .
中国法律评论, 2021, (01) :50-59
[3]   互联网金融行为的规制与刑事惩罚 [J].
时延安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04) :99-107
[4]   民法免责事由与刑法出罪事由的互动关系研究 [J].
孙国祥 .
现代法学, 2020, 42 (04) :156-170
[6]   涉民营企业犯罪案件的刑法适用 [J].
刘宪权 .
法学杂志, 2020, 41 (03) :30-39
[8]   互联网金融刑事治理的困境与监管路径 [J].
毛玲玲 .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9, 27 (02) :34-46
[9]   P2P网贷平台挤兑风险:基于债权转让的视角 [J].
巴曙松 ;
白海峰 ;
李羽翔 .
财经问题研究, 2019, (01) :52-58
[10]   P2P网贷平台违规业务的刑法规制研究——以风险备付金、超级放款人为切入点 [J].
陈万科 .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8, (08) :8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