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异化还是因债致罪?——P2P网贷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裁判文本实证研究

被引:2
作者
杜辉
机构
[1] 平顶山学院政法学院
关键词
P2P网贷平台; 平台异化; 因债致罪; 刑事责任;
D O I
10.14134/j.cnki.cn33-1337/c.2019.03.005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文章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83份P2P网贷平台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裁判文书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对平台异化模式的定性分析和平台负债情况的定量分析以及与刑事责任程度的交叉分析,文章认为,平台异化是P2P网贷平台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基础性因素,负债规模、存款人人数和无法清偿的数额等三个因素都对刑事责任的程度产生影响。而且相比之下,无法清偿的数额对刑事责任影响的程度最为显著。实际上对P2P网贷平台追究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刑事责任是因为网贷平台无法清偿举债数额巨大,即因债致罪。这种因债致罪的司法行为逻辑,可以从司法者作为"清场者"的功能定位和对社会秩序的价值追求来解释其合理性,但是从多元价值权衡和刑事民事分离的角度分析,其又是不合理的。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P2P网络借贷中民事与刑事法条适用及其完善 [J].
徐彰 ;
汪自成 .
南京社会科学, 2018, (11) :88-92
[2]   非法集资行为的“国家规定”与司法判断标准——以行政犯相关理论为视角 [J].
胡彦涛 ;
刘莉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20 (04) :405-411
[3]   我国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涉罪分析与刑法规制 [J].
崔仕绣 .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40 (04) :117-124
[4]   P2P网络借贷平台异化的刑事规制 [J].
国家检察官学院课题组 ;
朱丽欣 .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8, 26 (01) :76-95+173
[5]   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刑事风险及责任边界 [J].
刘宪权 .
环球法律评论, 2016, 38 (05) :78-91
[6]   P2P网贷平台犯罪及司法治理研究 [J].
林越坚 ;
李俊 .
河北法学, 2016, 34 (10) :190-200
[7]   “P2P网贷债权转让”的刑法介入——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实质解释为视角 [J].
梅腾 ;
阎二鹏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32 (02) :78-84
[8]   P2P网贷与金融刑法危机及其应对 [J].
涂龙科 .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6, 45 (01) :63-68
[9]   互联网金融所涉犯罪的刑事政策分析 [J].
姜涛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4, (05) :10-19
[10]   论我国P2P网络贷款平台的异化及其监管 [J].
冯果 ;
蒋莎莎 .
法商研究, 2013, 30 (05) :2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