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创伤后心理反应的影响机制及其干预研究

被引:23
作者
伍新春
周宵
林崇德
陈杰灵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发展心理研究所
关键词
青少年; 创伤后心理反应;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抑郁; 创伤后成长(PTG);
D O I
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15.01.16
中图分类号
B844.2 [青少年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汶川地震后青少年的心理反应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作者及其团队对汶川地震后青少年的心理反应进行了为期6年的研究,以期为震后青少年的心理恢复和发展提供帮助。本文主要介绍了6年来本团队在创伤后心理反应的理论分析、青少年创伤后心理反应的状况及其相互关系、影响因素及其机制、干预策略等方面所进行的探索,较为全面地阐述了创伤后青少年主要的心理反应及其研究的理论基础,概括了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和创伤后成长的状况及其发展趋势,深入分析了影响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和创伤后成长的影响机制,提出了针对创伤后青少年的心理干预策略,并探究了未来研究需要关注的内容。
引用
收藏
页码:117 / 12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美国9·11事件对个体心理与群体行为的影响——灾难心理学视角的回顾与展望 [J].
安媛媛 ;
伍新春 ;
陈杰灵 ;
林崇德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06) :5-13
[2]  
青少年核心信念挑战对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反刍与社会支持的作用.[J].周宵;伍新春;安媛媛;陈杰灵;.心理学报.2014, 10
[3]   青少年的感恩对创伤后成长的影响:社会支持与主动反刍的中介作用 [J].
伍新春 ;
周宵 ;
刘淋淋 ;
陈杰灵 .
心理科学, 2014, 37 (05) :1148-1153
[4]   谨慎性人格对青少年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 [J].
吴玉飞 ;
安媛媛 ;
伍新春 ;
林崇德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2014, (04) :663-667
[5]   创伤暴露程度对中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复原力的调节作用 [J].
戴艳 ;
雷鸣 ;
周宵 ;
姚梅 ;
蒋林洁 ;
陈希 ;
刘瑶 .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4, 30 (01) :61-67
[6]   中小学教师PTSD和PTG的影响因素研究:灾难前-中-后的视角 [J].
侯志瑾 ;
周宵 ;
陈杰灵 ;
朱莉 ;
倪竞 ;
陈淑芳 .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4, 30 (01) :82-89
[7]   汶川地震三年半后中学生的感恩对创伤后成长的影响: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 [J].
周宵 ;
安媛媛 ;
伍新春 ;
陈和琼 ;
龙超敏 .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4, 30 (01) :68-74
[8]   PTSD与PTG的关系:来自教师群体的追踪研究证据 [J].
陈杰灵 ;
伍新春 ;
曾盼盼 ;
周宵 ;
熊国钰 .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4, 30 (01) :75-81
[9]   汶川地震30个月后中小学生的身心状况研究 [J].
林崇德 ;
伍新春 ;
张宇迪 ;
臧伟伟 ;
周宵 ;
戴艳 .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3, 29 (06) :631-640
[10]   小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对攻击行为的影响:应对方式的调节作用 [J].
程科 ;
周宵 ;
陈秋燕 ;
张晨光 ;
伍新春 .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3, 29 (06) :649-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