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暴雨与特大暴雪并存的华北强降水过程分析

被引:31
作者
杨晓亮 [1 ,2 ]
王咏青 [1 ]
杨敏 [3 ]
李江波 [2 ]
张叶 [2 ]
田雨润 [4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 河北省气象台
[3] 河北省防雷中心
[4]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关键词
暴雨雪; 降水相态; 条件性对称不稳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应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 1°×1°再分析资料,对2012年11月3—4日华北地区产生大范围雨雪天气的成因和降水相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深厚的低涡和地面气旋是本次过程的直接影响系统,东南风低空急流带来东部海上的充沛水汽,使得暴雨雪区整层大气可降水量远高于当月平均值;低涡和气旋等低层辐合系统与高空辐散叠置,为强雨雪天气提供了持久强烈的上升运动,暴雨区、暴雪区分别为对流不稳定、条件性对称不稳定大气层结,而锋生作用更有利于暴雪产生;雪花形成和增长的环境条件与雪花下降过程是否融化在判断降水相态方面同等重要,二者兼具才能保证地面降雪的出现。
引用
收藏
页码:1446 / 145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2012年11月大气环流和天气分析 [J].
黄威 .
气象, 2013, 39 (02) :259-264
[2]   2012年3月17日北京降水相态转变的机制讨论 [J].
廖晓农 ;
张琳娜 ;
何娜 ;
卢冰 .
气象, 2013, 39 (01) :28-38
[3]   近50a华北暴雨研究主要进展 [J].
张文龙 ;
崔晓鹏 .
暴雨灾害, 2012, 31 (04) :384-391
[4]   位温、等熵位涡与锋和对流层顶的分析方法 [J].
陶祖钰 ;
郑永光 .
气象, 2012, 38 (01) :17-27
[5]   从涡度、位涡、到平流层干侵入——位涡问题的缘起、应用及其歧途 [J].
陶祖钰 ;
周小刚 ;
郑永光 .
气象, 2012, 38 (01) :28-40
[6]   2009年深秋河北省特大暴雪天气成因分析 [J].
侯瑞钦 ;
张迎新 ;
范俊红 ;
李宗涛 .
气象, 2011, 37 (11) :1352-1359
[7]   2009年秋季冀中南暴雪过程的地形作用分析 [J].
张迎新 ;
姚学祥 ;
侯瑞钦 ;
李宗涛 ;
裴宇杰 .
气象, 2011, 37 (07) :857-862
[8]   一次爆发性气旋引发的罕见暴风雪过程分析 [J].
蔡丽娜 ;
隋迎玖 ;
刘大庆 ;
王爽 ;
刘伟 ;
王天奎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45 (04) :693-700
[9]   2007年3月3—5日强雨雪过程中的干冷空气活动及其作用 [J].
易笑园 ;
李泽椿 ;
陈涛 ;
李云 ;
吕胜辉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9, 32 (02) :306-313
[10]   华北回流暴雪发展机理个例研究 [J].
周雪松 ;
谈哲敏 .
气象, 2008, (01) :1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