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深秋河北省特大暴雪天气成因分析

被引:45
作者
侯瑞钦 [1 ,2 ]
张迎新 [2 ]
范俊红 [2 ]
李宗涛 [2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台
[2] 河北省气象台
关键词
暴雪; 次级环流; 地形; 数值模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多种资料对2009年11月10—11日河北省特大暴雪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冷锋系统长时间影响河北,并产生正、逆双向次级环流,其强上升运动与中层强辐合及正涡度柱耦合,为暴雪提供了很好的动力条件;由于锋面附近强温度梯度及风的垂直切变作用,在暴雪区形成条件性对称不稳定和对流不稳定;另外西南暖湿气流为暴雪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强上升运动可将水汽输送到高空冷区凝华、冻结为雪及冰晶;向东开口的喇叭口地形使得干冷空气在低层堆积,增强了回流降雪的低层冷垫作用;在低层由于地形作用产生的弱上升运动与锋面次级环流上升运动叠加,有利于强对流天气发展和增强。
引用
收藏
页码:1352 / 135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2009年8月29日黄淮和西南地区不同性质暴雨特征分析 [J].
林建 .
气象, 2011, 37 (03) :276-284
[2]   河北北部一次区域性暴雪过程的湿位涡分析附视频 [J].
朱环娟 ;
王宏 ;
王万筠 ;
马凤莲 ;
彭九慧 .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0, (03) :26-29
[3]   位涡理论及其应用 [J].
寿绍文 .
气象, 2010, 36 (03) :9-18
[4]   太行山地形对一次河北暴雨过程影响的数值研究 [J].
侯瑞钦 ;
景华 ;
王丛梅 ;
柴东红 .
气象科学, 2009, 29 (05) :687-693
[5]   对称不稳定理论的天气分析与预报应用研究进展 [J].
费建芳 ;
伍荣生 ;
宋金杰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45 (03) :323-333
[6]   2007年3月3—5日强雨雪过程中的干冷空气活动及其作用 [J].
易笑园 ;
李泽椿 ;
陈涛 ;
李云 ;
吕胜辉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9, 32 (02) :306-313
[7]   对一次台风暴雨的位涡与湿位涡诊断分析 [J].
黄亿 ;
寿绍文 ;
傅灵艳 .
气象, 2009, 35 (01) :65-73
[8]   华北平原回流天气综合形势特征分析 [J].
张守保 ;
张迎新 ;
杜青文 ;
范军红 .
气象科技, 2008, (01) :25-30
[9]   华北回流暴雪发展机理个例研究 [J].
周雪松 ;
谈哲敏 .
气象, 2008, (01) :18-26
[10]   回流暴雪过程的诊断分析和数值试验 [J].
张迎新 ;
侯瑞钦 ;
张守保 .
气象, 2007, (09) :2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