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权利救济:司法能动立场的证成与运作

被引:10
作者
徐钝 [1 ]
郑记 [2 ]
机构
[1] 安庆师范学院
[2]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
关键词
新兴权利; 生成机理; 司法能动主义; 运作; 限定;
D O I
10.13553/j.cnki.llygg.2010.06.028
中图分类号
D916 [司法制度];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新兴权利在习俗性、道德性意义上存在,并非法定权利,司法救济与否的理论难题也困扰司法实践,司法克制主义应为主流立场以维护规则之治,作为补充立场的司法能动主义对于回应社会需求也确有必要。而司法能动主义运作不应囿于方法角度,程序角度、功能角度的司法能动主义在新兴权利救济上也有所作为。司法能动主义的风险性决定了司法要"作茧自缚",法治秩序底线、权利成本、伦理道德都是司法能动的限定性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36 / 13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论权利推定.[D].霍宏霞.吉林大学.2008, 11
[2]  
自然的权利.[D].张锋.中国海洋大学.2005, 03
[3]   法官司法缘何要奉行克制主义 [J].
陈金钊 .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 (01) :47-53
[4]   流浪者的权利与国家权力 [J].
周安平 .
河北法学, 2008, (01) :14-18
[5]   我国知识产权公益诉讼制度之构建——从知识产权公益诉讼“第一案”谈起 [J].
刘友华 .
知识产权, 2007, (02) :17-23
[6]   空间权:一种新型的财产权利 [J].
王利明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7, (02) :117-128
[7]   论权利的市场塑造——权利法定的经济学解析 [J].
梁木生 ;
王涛 .
东南学术, 2006, (06) :86-91
[8]   权利时代的理论景象 [J].
张文显 ;
姚建宗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5, (05) :5-17
[9]   论权利的生成 [J].
李拥军 .
学术研究, 2005, (08) :79-83
[10]   “行乞权”之争的法理误区——兼评“法无明文禁止之处即可作权利的推定”命题 [J].
林喆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4, (03) :5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