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保护视角下的刑事被遗忘权对应义务研究

被引:15
作者
郑曦
机构
[1] 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个人信息保护; 刑事被遗忘权; 义务主体; 义务类型; 违法责任;
D O I
10.14134/j.cnki.cn33-1337/c.2019.01.005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信息社会催生出被遗忘权,在刑事司法领域延伸产生了刑事被遗忘权。刑事被遗忘权应受严格限制,研究刑事被遗忘权对应的义务对于理解此种权利有重要意义。刑事被遗忘权对应的义务主体包括刑事诉讼专门机关等国家机关、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履行相应义务的法定条件为客观、主观和法律特殊保护等方面的原因使得个人数据的使用不合法或不合理。义务类型包括积极义务和消极义务,其中积极义务以封存和删除为主要内容,消极义务以不采集、不存储、不传递为主要内容。相应义务的履行需遵循特定程序,包括权利主体申请、法院审查与裁判、义务主体履行义务等。为保障义务主体履行对应义务,须设置不履行的违法责任,如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国家赔偿责任。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5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诉讼模式下案卷移送制度研究 [J].
孔祥承 .
当代法学, 2018, 32 (05) :112-123
[2]   新《国家赔偿法》下刑事赔偿的司法实践研究 [J].
杜仪方 .
当代法学, 2018, 32 (02) :45-54
[3]   大数据时代的刑事领域被遗忘权 [J].
郑曦 .
求是学刊, 2017, 44 (06) :97-104
[4]   终将被遗忘的权利——我国引入被遗忘权的思考 [J].
万方 .
法学评论, 2016, 34 (06) :155-162
[5]   大数据时代的被遗忘权之争 [J].
张恩典 .
学习与探索, 2016, (04) :67-73
[6]   “被遗忘”的权利:刑事司法视野下被遗忘权的适用 [J].
郑曦 .
学习与探索, 2016, (04) :60-66
[8]   被遗忘权的中国本土化及法律适用 [J].
杨立新 ;
韩煦 .
法律适用, 2015, (02) :24-34
[9]  
“最残忍的采访”有违新闻伦理[N]. 叶铁桥. 中国青年报. 2011 (001)
[10]  
法理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沈宗灵,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