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辉钼矿中Re含量示踪来源的讨论

被引:32
作者
杨宗锋 [1 ]
罗照华 [1 ]
卢欣祥 [2 ]
程黎鹿 [1 ]
黄凡 [3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2] 河南省国土资源科学研究院
[3] 中国地质科学院
关键词
地质学; 辉钼矿; Re含量; 混合分布; 成矿物质来源; 共生矿物; 岩性;
D O I
10.16111/j.0258-7106.2011.04.006
中图分类号
P618.65 [钼];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对近年来国内已发表的744个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数据进行了汇总,发现所有样品辉钼矿中的Re含量具有混合分布的特征。按照岩性和共生矿物种类对所有数据进行了分类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辉钼矿中Re含量(质量分数,下同)与岩性和共生矿物种类存在密切的关系:长英质脉和花岗岩中辉钼矿的Re含量最低,几何平均值分别为7.41×10-6和7.99×10-6,多在n×10-6~n×10-5;矽卡岩中辉钼矿Re含量中等,几何平均值为58.1×10-6,多在n×10-5~n×10-4;碳酸岩中辉钼矿Re含量最高,几何平均值为231×10-6,多在n×10-4左右。辉钼矿的共生矿物种类影响其Re含量的变化,仅与白钨矿(或黑钨矿)和(或)方铅矿、闪锌矿、自然金和自然银共生时辉钼矿Re含量最低,几何平均值为n×10-7,多在n×10-8~n×10-6;仅与黄铜矿和(或)磁铁矿(或磁黄铁矿)共生时辉钼矿Re含量最高,几何平均值为n×10-4,多在n×10-5~n×10-3;同时与黄铜矿(磁铁矿或磁黄铁矿)和白钨矿(或黑钨矿、方铅矿、闪锌矿、自然金和自然银)共生时辉钼矿Re含量处在前两者之间,几何平均值为n×10-6,多在n×10-7~n×10-5。综合分析说明,辉钼矿与白钨矿(或黑钨矿、方铅矿、闪锌矿、自然金和自然银)共生或产在长英质脉和花岗岩中可能促使其Re含量降低,与黄铜矿、黄铁矿和磁铁矿(或磁黄铁矿)共生或产在矽卡岩和碳酸岩中可能促使其Re含量升高,辉钼矿Re含量的级数变化可能与其产出状态(岩性和共生矿物种类)密切相关,以及结合近年来辉钼矿Re含量示踪和其他同位素示踪结果间矛盾的存在,认为辉钼矿Re含量的级数变化似乎不能有效地反映出其成矿物质来源。
引用
收藏
页码:654 / 674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133 条
[71]   北祁连加里东造山带塔儿沟夕卡岩-石英脉型钨矿床地质及成因 [J].
张作衡 ;
毛景文 ;
杨建民 ;
王志良 ;
张招崇 .
矿床地质, 2002, (02) :200-211
[72]   东秦岭深源浅成型花岗岩的成矿作用及地质构造背景 [J].
卢欣祥 ;
于在平 ;
冯有利 ;
王义天 ;
马维峰 ;
崔海峰 .
矿床地质, 2002, (02) :168-178
[73]   沐川太平砂岩型铼钼(锇)矿点的地质特征和矿化时代 [J].
曹志敏 ;
骆耀南 ;
王汝成 ;
STEINH.J. ;
HANNAHJ.L. ;
MARKEYR.J. .
地质学报, 2002, (01) :95-99
[74]   北祁连山小柳沟钨矿床中辉钼矿Re-Os年龄测定及其意义 [J].
毛景文 ;
张作衡 ;
张招崇 ;
杨建民 ;
王志良 ;
杜安道 .
地质论评, 1999, (04) :412-417
[75]   陕西略阳铜厂铜矿成矿时代及地质意义 [J].
丁振举 ;
姚书振 ;
周宗桂 ;
伍刚 .
西安工程学院学报, 1998, (03) :26-29
[76]   中条山铜矿峪斑岩铜矿金属硫化物的铼-锇同位素年龄及地质意义 [J].
陈文明 ;
李树屏 .
矿床地质, 1998, (03) :224-228
[77]   江西城门山铜矿铼-锇同位素年龄研究 [J].
吴良士 ;
邹晓秋 .
矿床地质, 1997, (04) :89-94
[78]   安基山和铜山铜(钼)矿床中辉钼矿的铼-锇同位素年龄及其意义 [J].
王立本 ;
季克俭 ;
陈东 .
岩石矿物学杂志, 1997, (02) :59-64
[79]   黑龙江多宝山、铜山大型斑岩铜(钼)矿床中辉钼矿的铼-锇同位素年龄 [J].
赵一鸣 ;
毕承思 ;
邹晓秋 ;
孙亚莉 ;
杜安道 ;
赵玉明 .
地球学报, 1997, (01) :62-68
[80]   西藏申扎县甲岗雪山钨钼(铋)多金属矿床的Re-Os同位素年龄及其意义 [J].
王治华 ;
王科强 ;
喻万强 ;
黄辉 ;
吴兴泉 .
安徽地质, 2006, (02) :112-115+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