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间作模式下木薯花生光合效率比较

被引:10
作者
胡飞龙 [1 ]
高倩圆 [1 ]
焦加国 [1 ]
黄欠如 [2 ]
周静 [3 ]
胡锋 [1 ]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 江西省红壤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关键词
木薯; 花生; 净光合速率; 产量; 日变化;
D O I
10.13758/j.cnki.tr.2012.02.026
中图分类号
S533 [木薯(树薯)]; S565.2 [花生];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田间设置木薯和花生的不同间作措施处理,利用LI-6400光合仪测定不同处理的光合日变化。结果表明:①木薯、花生的生长环境因子的日变化均为"单峰"型曲线,其中光合有效辐射(PAR)、田间CO2浓度(Ca)呈开口向下曲线,大气相对湿度(RH)、大气温度(Ta)的日变化曲线则开口向上。②不同间作措施中,间作窄行并无绝对优势;间作宽行可保证作物产量,但其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和气孔限制值(Ls)均最低,不利于在缺水环境下推广;间作双行的WUE和CO2利用效率最高,这在严重水分胁迫条件无疑是最优选择。③由统计分析可知,对花生和木薯净光合速率(Pn)影响显著的因子均为作物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Cond)和气孔限制值(Ls),其中Pn与Tr、Cond、Ls呈正相关,与Ci呈负相关。术薯、花生的"午休"现象主要由非气孔因素决定,其气孔机制是作物蒸腾速率(Tr)和胞间CO2浓度(Ci)双重起作用的结果,首先起作用的是Tr诱发的光抑制,之后气孔开关则是由Ci调控。
引用
收藏
页码:332 / 33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1]   A GLOBAL SURVEY OF CARBON ISOTOPE DISCRIMINATION IN PLANTS FROM HIGH-ALTITUDE [J].
KORNER, C ;
FARQUHAR, GD ;
ROKSANDIC, Z .
OECOLOGIA, 1988, 74 (04) :623-632
[12]  
Plant Productivity in the Arid and Semiarid Zones[J] . R A Fischer,N C Turner.Annual Review of Plant Physiology . 1978
[13]   控制灌溉的水稻气孔限制值变化规律试验研究 [J].
徐俊增 ;
彭世彰 ;
丁加丽 ;
张瑞美 .
水利学报, 2006, (04) :486-491
[14]   我国花生安全生产现状与策略 [J].
万书波 ;
单世华 ;
李春娟 ;
胡文广 .
花生学报, 2005, (01) :1-4
[15]   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内涵及研究进展 [J].
王会肖 ;
刘昌明 .
水科学进展, 2000, (01) :99-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