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预算权体系中的人民主体地位

被引:18
作者
朱大旗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现代预算; 预算目的; 预算权; 人民主体地位; 预算权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21 [预算法、决算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在迈向现代预算也即公共预算、法治预算的进程中,我国对预算目的的认知已由片面强调实现国家职能、保障公权力行使逐步转变为满足公共需求、促进民众权利的实现。正因为这种基本理念的转变,预算权力格局不能再由公权力主体尤其是行政公权主体所统领。如何更好地彰显人民在预算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如何在预算过程中切实体现和贯彻人民的利益与意愿,已成为我国预算权体系变革的方向。认真对待这种变革,我们应深刻体认和秉持"以人为本"、"人民主权"的基本理念,落实预算法治的立法保留原则、完善人大代表的预算审批权和监督权、明确民众直接性的预算权利,这是夯实现代预算权体系中人民主体地位的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我国预算调整的规范构成及其运行模式 [J].
胡明 .
法学, 2014, (11) :128-135
[2]   中国预算法实施的现实路径 [J].
蒋悟真 .
中国社会科学, 2014, (09) :125-145+205
[3]   以人民为本位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理论:政治学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现 [J].
林尚立 .
政治学研究, 2014, (04) :3-17
[4]   完善人大对政府预算全方位的审查监督制度 [J].
朱大旗 .
法学杂志, 2014, 35 (02) :13-22
[5]   论人大预算监督权的有效行使——兼评我国《预算法》的修改 [J].
朱大旗 ;
李蕊 .
社会科学, 2012, (02) :104-111
[7]   我国预算法修订的规范分析 [J].
蒋悟真 .
法学研究, 2011, 33 (02) :146-159
[8]   从国家预算的特质论我国《预算法》的修订目的和原则 [J].
朱大旗 .
中国法学, 2005, (01) :75-82
[9]  
A 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J].Sherry R. Arnstein.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1969, 4
[10]  
财政学.[M].熊元楷; 熊元襄; 整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