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预算调整的规范构成及其运行模式

被引:9
作者
胡明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预算调整; 规范构成; 规范性质; 规范对象; 运行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21 [预算法、决算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规范化的预算调整是协调执行刚性和调整弹性间矛盾的合理产物。我国预算体制正在转型,应避免随意或频繁出现的预算调整,亦期待达到规范意义的预算调整。对于预算调整的规范构成,规范性质应实现"预算收支平衡"向"预算执行变更"的升级,规范对象应根据执行变更的实情来合理规定预算调整事项。运行模式则是一种复合结构,形式上应明确调整的依据、程序与控制主体,实质上应达到公开性、回应性、绩效性与问责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28 / 13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迈向实质意义的预算法定 [J].
陈治 .
政法论坛, 2014, 32 (02) :141-148
[2]   迈向公共财政:《预算法修正案(二次审议稿)》之评议 [J].
朱大旗 .
中国法学, 2013, (05) :34-41
[3]   预算公开法治化:实质、困境及其出路 [J].
蒋悟真 .
中国法学, 2013, (05) :42-51
[4]   预算的实质是要控制政府的行为 [J].
刘剑文 .
法学, 2011, (11) :23-24
[5]   我国预算法修订的规范分析 [J].
蒋悟真 .
法学研究, 2011, 33 (02) :146-159
[6]   我国预算大幅“超收”的法律原因评析 [J].
马岭 .
法学, 2010, (09) :38-46
[7]  
中央部门预算调整及其问责路径研究.[D].冯素坤.吉林大学.2011, 08
[8]  
美国政府预算制度.[M].肖鹏; 编写.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
[9]  
财政赤字的法律控制.[M].叶姗;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10]  
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M].(奥) 凯尔森; 著.商务印书馆.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