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地区重力位能与板内变形动力

被引:7
作者
张健
石耀霖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学教学部!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学教学部!北京
关键词
中国西部; 重力位能; 构造变形动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2.2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重力位能及其重力浮力是大陆板块内部重要的构造变形动力 .中国西部地区构造变形以垂向抬升、横向拉伸和压缩为主要特点 ,其重力位能及重力浮力分布 ,深刻影响着西部板内变形动力学机制 .地震学和重力学方法计算表明 :中国大陆西部蕴藏较大的重力位能 ,其中青藏高原重力位能在 2× 1 0 1 2 ~ 7× 1 0 1 2 N/m之间 .地壳重力位能变化导致的重力浮力 ,是板内变形的主要构造力 .在一定流变学条件下 ,重力位能足以产生青藏高原活动地区的构造形变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5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青藏高原三维变形运动学的时段划分和新构造分区 [J].
马宗晋 ;
张家声 ;
汪一鹏 .
地质学报, 1998, (03) :211-227
[2]   青藏地区大地水准面形态及其与构造动力学的关系 [J].
陆洋,许厚泽 .
地球物理学报, 1996, (02) :203-210
[3]   青藏热流与构造热演化模型研究 [J].
沈显杰 ;
朱元清 ;
石耀霖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2, (03) :311-321
[4]   青藏高原“亚东—格尔木地学断面”综合地球物理调查与研究 [J].
吴功建 ;
高锐 ;
余钦范 ;
程庆云 ;
孟令顺 ;
董学斌 ;
崔作舟 ;
尹周勋 ;
沈显杰 ;
周烑秀 .
地球物理学报, 1991, (05) :552-562
[5]   现代青藏高原上升速度问题 [J].
张青松 ;
周耀飞 ;
陆祥顺 ;
徐秋六 .
科学通报, 1991, (07) :529-531
[6]   青藏高原亚东-格尔木地学断面 [J].
吴功建 ;
肖序常 ;
李廷栋 .
地质学报, 1989, (04) :285-296
[7]   对我国现代板内运动状况的初步探讨 [J].
丁国瑜 ;
卢演俦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86, (18) :1412-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