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热力景观格局季节变化特征分析及其应用

被引:13
作者
黄聚聪 [1 ,2 ,3 ]
赵小锋 [1 ,2 ]
唐立娜 [1 ,2 ]
邱全毅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2] 厦门市城市代谢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城市热岛; 热力景观; 景观格局; 季节变化; 城市化; 厦门;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1.02.007
中图分类号
X16 [环境气象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热岛效应是城市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特有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一种城市环境公害,对其形成和演变规律的研究有助于人们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热力景观是分析城市热岛空间格局的一种新方法。以厦门为研究对象,利用2002年1、2、3、8、12月的Landsat ETM+影像数据进行地表温度反演,在此基础上使用景观格局指数分析厦门城市热力景观格局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厦门城市热岛在夏季(8月)最强,春秋次之,冬季(1月)最弱。该变化特征是城市地表吸收太阳辐射和人为废热排放随季节变化的共同结果。应用该方法对2002年厦门热污染源进行调查,发现当年共有热污染源26个,其中工业热污染源18个。该研究可为环保、能源等部门乃至于整个城市的规划管理提供有力的决策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304 / 31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北京地区热力景观格局及典型城市景观的热环境效应 [J].
孟丹 ;
李小娟 ;
宫辉力 ;
赵文吉 .
生态学报, 2010, 30 (13) :3491-3500
[2]   热岛效应季节动态随城市化进程演变的遥感监测 [J].
赵小锋 ;
叶红 .
生态环境学报, 2009, 18 (05) :1817-1821
[3]   基于景观的干旱区城市热岛效应变化研究——以乌鲁木齐市为例 [J].
贡璐 ;
吕光辉 .
中国沙漠, 2009, 29 (05) :982-988
[4]   景观生态学中的格局分析:现状、困境与未来 [J].
陈利顶 ;
刘洋 ;
吕一河 ;
冯晓明 ;
傅伯杰 .
生态学报, 2008, (11) :5521-5531
[5]   基于MODIS数据的长株潭地区城市热岛时空分析 [J].
历华 ;
曾永年 ;
贠培东 ;
黄健柏 ;
邹杰 .
测绘科学, 2007, (05) :108-110+116+204
[6]   热红外遥感在金属矿山热污染分析中的应用 [J].
黄宝华 ;
周利霞 .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07, (03) :276-279
[7]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热环境空间格局动态 [J].
江学顶 ;
夏北成 .
生态学报, 2007, (04) :1461-1470
[8]   南京市热岛效应时空特征的遥感分析 [J].
杨英宝 ;
苏伟忠 ;
江南 .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6, (06) :488-492+479
[9]   北京“城市热岛”效应现状及特征 [J].
王喜全 ;
王自发 ;
郭虎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6, (05) :627-636
[10]   城市热岛的生态环境效应 [J].
肖荣波 ;
欧阳志云 ;
李伟峰 ;
张兆明 ;
TARVER Jr Gregory ;
王效科 ;
苗鸿 .
生态学报, 2005, (08) :2055-2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