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民事赔偿的量刑机理研究

被引:4
作者
万国海
高永明
机构
[1] 扬州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民事赔偿; 财产观念; 量刑机理;
D O I
10.15937/j.cnki.issn1001-8263.2018.08.013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民事赔偿具有影响量刑的功能。在财产成为自由之母的法律语境下,财产减少的背后是行为人的人权、法权以及自由被剥夺的同质后果。因而,赔偿减刑受财产的人权属性、自由属性的深层影响。民事赔偿的原初意义在于惩罚犯罪人、补偿受害者,即便在刑民严格分离时期,其补偿功能仍然存续。民事赔偿的历时性意义一直在于能够消解双方的对立情绪,缓和社会冲突,由此导致对加害人的处罚必要性减少。在责任主义主导量刑的前提下,民事赔偿应定位于预防刑。考察我国"赔偿减刑"一语的来源,其并没有体现法律的真正本意,对赔偿应作扩大解释,并对民事赔偿影响量刑厘清合理的限度。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1]  
将赔偿损失作为法定量刑情节的立法思考.[N].姜福廷;吴池亮;.人民法院报.2000, 2743
[12]  
德国刑法学总论.[M].(德)克劳斯·罗克辛(ClausRoxin)著;王世洲译;.法律出版社.2005,
[13]  
美国自由的故事.[M].(美)埃里克·方纳(EricFoner)著;王希译;.商务印书馆.2002,
[14]  
罗马法原论.[M].周枏 著.商务印书馆.1994,
[15]  
法律与革命.[M].(美)伯尔曼(Berman;HaroldJ.)著;贺卫方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16]  
古代法.[M].(英) 梅因 (Maine;H.S.) ; 著.商务印书馆.1959,
[17]   死刑判决的民事赔偿“挤压功能”初论——以被动赔偿不能算孙伟铭“积极悔罪”为视角 [J].
王建平 .
社会科学研究, 2010, (01) :16-20
[18]   故意杀人罪死刑司法控制论纲 [J].
阴建峰 .
政治与法律, 2008, (11) :13-20
[20]   西方财产观念的发展 [J].
刘军 .
文史哲, 2007, (06) :7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