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黄河河口沉积物中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的初步研究

被引:21
作者
毛登
范德江
郭志刚
杨作升
机构
[1] 青岛海洋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青岛
关键词
长江; 黄河; 沉积物; 生物标志化合物;
D O I
10.16441/j.cnki.hdxb.2001.05.020
中图分类号
P736.4 [海洋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该文对长江口、黄河口以及废黄河口现代沉积物中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长江与黄河沉积物中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有较大的差别 ,长江沉积物中具明显奇偶优势的高碳数正构烷烃以及 C2 9甾烷的相对含量较高 ,Pr/Ph值较大 ,受陆生高等植物的影响明显 ;黄河低碳数正构烷烃和 C2 7甾烷的相对含量较高 ,Pr/Ph值较小 ,受陆生高等植物的影响较弱。甾烷、萜烷的成熟度指数显示长江高于黄河、现代黄河高于废黄河。这些差异主要受流域环境背景和流域内人文过程两大不同因素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747 / 75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长江与黄河沉积物元素组成及地质背景 [J].
杨守业 ;
李从先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9, (02) :21-28
[2]   南沙海洋柱状沉积物的有机地球化学研究 [J].
段毅 ;
宋之光 ;
罗斌杰 ;
徐雁前 ;
不详 .
海洋通报 , 1996, (04) :42-48
[3]   南沙海洋沉积物中生物标志化合物的组成及地化意义 [J].
段毅 ;
罗斌杰 ;
徐雁前 ;
马兰花 .
海洋与湖沼, 1996, (03) :258-263
[4]   南海和冲绳海槽沉积物的生物标记化合物 [J].
唐运千 ;
郑士龙 ;
龚敏 ;
史继扬 ;
黄孝建 .
热带海洋, 1993, (01) :57-63
[5]   黄河、长江、中国浅海沉积物化学元素丰度比较 [J].
赵一阳 ;
鄢明才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2, (13) :1202-1204
[6]   近代海洋沉积物(层)中姥鲛烷/植烷比值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J].
李从玲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0, (04) :77-88
[7]   黄河、长江和珠江三角洲沉积物中碎屑矿物的组合特征 [J].
孙白云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0, (03) :23-34
[8]   黄河、长江、珠江沉积物中粘土的矿物组合、化学特征及其与物源区气候环境的关系 [J].
杨作升 .
海洋与湖沼, 1988, (04) :336-346
[9]   长江口邻近陆架区沉积物来源的有机地球化学探讨 [J].
朱桂海 ;
J.M.布鲁克斯 ;
M.C.肯尼克特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88, (04) :460-469
[10]   东海陆架区表层沉积物中的饱和烷烃 [J].
张海生 ;
叶新荣 .
海洋科学, 1986, (03) :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