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型社会”城市生态足迹时间维变化及驱动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被引:4
作者
郭玲霞
黄朝禧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与土地管理学院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生态赤字; 驱动因素; 武汉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运用生态足迹理论,采用相关经济数据,对"两型社会"城市-武汉市2000-2008年时间维生态足迹进行计算,并对其变化原因进行分析,最后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武汉市历年生态足迹动态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武汉市生态足迹需求呈不断上升趋势,人均生态足迹由2000年的2.5054hm2增至2008年的3.2090 hm2,经济增长、人口结构的变化及生产力的提高是促使人均生态足迹提高的主要因素;(2)武汉市人均生态承载力不断减少,由2000年的0.3252hm2减少为2008年的0.2749hm2,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是导致生态承载力变化的重要因素;(3)生态赤字程度逐渐增大,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武汉市的资源环境压力逐渐增大。要实现武汉市可持续发展,一方面需要增大资源供给;另一方面需要减少资源消耗、优化产业结构。
引用
收藏
页码:217 / 22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张掖市生态足迹的社会经济驱动力分析 [J].
张勃 ;
郭玲霞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8, (02) :43-47
[2]   循环经济“拐点”:理论与实证研究 [J].
白露 ;
白永秀 ;
薛耀文 ;
宋媚 .
经济评论, 2007, (05) :58-64
[3]   海南生态省生态可持续发展定量研究——生态足迹方法的应用 [J].
符国基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6, (01) :11-16
[4]   国内外生态足迹模型应用的回顾与展望 [J].
蒋依依 ;
王仰麟 ;
卜心国 ;
王建华 .
地理科学进展, 2005, (02) :13-23
[5]  
生态经济学理论方法与应用[M]. 黄河水利出版社 , 徐中民等著, 2003
[6]   Place oriented ecological footprint analysis - The case of Israel's grain supply [J].
Kissinger, Meidad ;
Gottlieb, Dan .
ECOLOGICAL ECONOMICS, 2010, 69 (08) :1639-1645
[7]   National natural capital accounting with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concept [J].
Wackernagel, M ;
Onisto, L ;
Bello, P ;
Linares, AC ;
Falfán, ISL ;
García, JM ;
Guerrero, AIS ;
Guerrero, CS .
ECOLOGICAL ECONOMICS, 1999, 29 (03) :375-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