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西鼠尾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20
作者
薛明
史彦斌
崔颖
张彬
罗永江
周宗田
夏文江
赵荣材
汪汉卿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农业部新兽药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兰州
[2]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
关键词
甘西鼠尾草; 化学成分; 分离提纯; 结构鉴定;
D O I
10.16333/j.1001-6880.2000.06.006
中图分类号
O629 [天然化合物];
学科分类号
070303 ; 081704 ;
摘要
从甘西鼠尾草 ( Salvia przewalsii Maxim.)根的脂溶性部分分得 14个化合物 ,通过 UV,IR,MS,1H NMR及 13C NMR等实验分别确定为丹参酮 A( 1) ,丹参酮 ( 2 ) ,丹参酸甲酯 ( 3) ,丹参醛 ( 4 ) ,去甲丹参酮 ( 5) ,隐丹参酮 ( 6) ,β-谷甾醇 ( 7) ,正二十七烷( 8) ,二氢丹参酮 ( 9) ,丹参酮 B( 10 ) ,羟基丹参酮 ( 11) ,紫丹参乙素 ( 12 ) ,丹参新醌甲( 13) ,丹参新醌乙 ( 14)。其中丹参醛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天然抗氧化剂丹参酮Ⅱ—A对肝细胞脂质过氧化产物与DNA相互作用的影响 [J].
曹恩华,刘晓麒,李景福,许娜飞,秦静芬,陈天明,王苏生,俞信 .
生物物理学报, 1996, (02) :339-344
[2]   丹参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 [J].
刘建国,宋辉 .
中兽医医药杂志, 1995, (02) :45-47
[3]   丹参酮对心肌肌质网脂质过氧化过程中脂类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J].
江文,赵燕,赵保路,万谦,忻文娟 .
生物物理学报, 1994, (04) :685-689
[4]   白花丹参化学成分的研究 [J].
李志田 ;
杨保津 ;
马广恩 .
药学学报, 1991, (03) :209-213
[5]   中药丹参类的质量研究 [J].
简洋辉 ;
徐国钧 ;
金蓉鸾 ;
徐珞珊 .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1989, (01) :5-9
[6]   丹参酮Ⅱ-A磺酸钠的药理研究 [J].
陈维洲 ;
董月丽 ;
汪长根 ;
丁光生 .
药学学报, 1979, (05) :277-283
[7]   丹参酮的药理 [J].
高玉桂 ;
宋玉梅 ;
杨友义 ;
唐冀雪 ;
刘文富 .
药学学报, 1979, (02) :75-82
[8]   丹参抗菌有效成分的研究 [J].
房其年 ;
张佩玲 ;
徐宗沛 .
化学学报 , 1976, (03) :197-209
[9]   丹参资源利用的初步研究 [J].
连文琰 ;
童玉懿 ;
冯瑞芝 .
中草药通讯, 1978, (08) :41-44+49
[10]  
鼠尾草属植物的二萜醌类化合物和它在分类上的意义[J]. 黄秀兰,杨保津,胡之璧.Journal of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1981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