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流的武汉城市圈城乡文化空间结构研究

被引:9
作者
朱媛媛 [1 ,2 ,3 ]
曾菊新 [1 ,2 ,3 ]
韩勇 [1 ,2 ,3 ]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2] 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3] 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城市圈研究院
关键词
信息流; “点—线—面”维度; 城乡文化; 空间结构; 武汉城市圈;
D O I
10.13959/j.issn.1003-2398.2015.01.017
中图分类号
K901.6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信息流动空间的支配性功能实质性地改变了现代城乡文化的空间结构。基于文化信息流的表征,通过构建武汉城市圈城乡文化节点的结节性测度指标体系,运用建模将文化节点的影响范围转化成结节性指数、文化节点等级与文化传播方式相结合的函数,发现信息化背景下武汉城市圈城乡文化的空间结构有三个特征:1城乡文化节点呈现以"京广"铁路为界东高西低的等级体系,其功能趋于软化;2文化廊道日益凸显,城乡文化空间结构的弹性逐渐增强;3城乡文化空间结构趋于网络化。信息化背景下应充分利用市场配置规律,发挥文化廊道的正效应,构建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优化文化信息流动空间,重塑现代城乡文化的空间结构。
引用
收藏
页码:105 / 11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武汉城市圈城乡文化整合的时空结构 [J].
朱媛媛 ;
曾菊新 ;
韩勇 ;
郑文升 .
地理研究, 2014, 33 (10) :1908-1918
[2]   大数据时代的人文地理研究与应用实践 [J].
甄峰 ;
秦萧 ;
王波 .
人文地理, 2014, 29 (03) :1-6
[3]   基于通信流的吉林省流空间网络格局 [J].
董超 ;
修春亮 ;
魏冶 .
地理学报, 2014, 69 (04) :510-519
[4]   武汉城市圈城乡文化的空间整合与优化对策研究 [J].
朱媛媛 ;
曾菊新 ;
刘承良 .
经济地理, 2013, 33 (10) :48-53+67
[5]   文化廊道范围计算及旅游空间构建研究——以西南丝绸之路(云南段)为例 [J].
王立国 ;
陶犁 ;
张丽娟 ;
李杰 .
人文地理, 2012, 27 (06) :36-42
[6]   解析信息社会流动空间的概念、属性与特征 [J].
沈丽珍 ;
甄峰 ;
席广亮 .
人文地理, 2012, 27 (04) :14-18
[7]   从“地方空间”、“流动空间”到“行动者网络空间”:ANT视角 [J].
艾少伟 ;
苗长虹 .
人文地理, 2010, 25 (02) :43-49
[8]   区域流动空间整合与全球城市网络构建 [J].
沈丽珍 ;
顾朝林 .
地理科学, 2009, 29 (06) :787-793
[9]   信息时代的城市空间组织演变 [J].
谢守红 ;
汪明峰 .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1) :16-20
[10]   信息技术对企业空间组织的影响——以诺基亚北京星网工业园为例 [J].
刘卫东 ;
Peter Dicken ;
杨伟聪 .
地理研究, 2004, (06) :833-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