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检测在我国种子质量检测体系中的重要性

被引:11
作者
刘建
机构
[1] 上海市种子管理总站
关键词
种子活力; 发芽率; 劣变; 电导率;
D O I
10.19462/j.cnki.1671-895x.20180208.019
中图分类号
S339.31 [];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090102 ;
摘要
种子检验是保证农业用种安全的最重要的屏障。我国种子质量检测的内容主要包括水分、净度、发芽率、纯度和转基因的检测,但是目前这种检测体系仍然有其不足,生产实践中经常会出现种子的发芽率很高,水分含量正常,但是田间出苗率很低的情况,这对我国粮食的增产增收造成了潜在的威胁;而种子活力水平的检测却可以有效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这是因为种子活力检测与种子的田间出苗率密切相关,种子活力的变化先于种子发芽力的变化。目前,电导率测定豌豆种子活力,加速老化试验测定大豆种子活力的试验方法已经被列入ISTA种子活力测定规程,作为常规试验的项目,但是关于种子活力测定仍然有其复杂性,比如不同作物的活力测定方法不同、不同种植环境的种子活力测定方法也不同等等。所以作物的活力指标与田间生产性能的相关分析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各种作物的活力测定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的试验。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2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种子活力的发展及评价方法 [J].
郝楠 ;
王建华 ;
李宏飞 ;
李月明 .
种子, 2015, (05) :44-45+49
[2]   种子质量检测工作的思考与体会 [J].
赵耀 ;
刘康 ;
李仕钦 ;
陈光亮 ;
郑海芳 ;
李斌 ;
张伦德 .
中国种业, 2011, (06) :42-43
[3]   种子检验的方法和作用 [J].
鲁国凤 ;
祝臣 .
现代农业, 2009, (04) :39-39
[4]   种子检验工作回顾与展望 [J].
王孝华 ;
曹祖波 .
农业科技通讯, 2008, (05) :7-8
[5]   水稻低温发芽性QTL的分子标记定位 [J].
姜旋 ;
李辰昱 ;
毛婷 .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5, (03) :216-220
[6]   玉米种子活力测定方法的研究 [J].
石海春 ;
柯永培 ;
佘跃辉 ;
余学杰 .
玉米科学, 2004, (02) :116-118
[7]   水稻幼苗活力相关性状的QTLs定位和上位性分析 [J].
曹立勇 ;
朱军 ;
任立飞 ;
赵松涛 ;
颜启传 .
作物学报, 2002, (06) :809-815
[8]   种子精选加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J].
陈云鹏 .
种子, 2001, (06) :43-44
[9]   苗期水稻根部性状的QTL定位 [J].
徐吉臣 ;
李晶昭 ;
郑先武 ;
邹亮星 ;
朱立煌 .
遗传学报, 2001, (05) :433-438
[10]   种子脱水耐性的成因及人工诱导 [J].
黄雪梅 ;
傅家瑞 ;
宋松泉 .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0, (05) :464-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