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被引:140
作者
唐小平 [1 ]
栾晓峰 [2 ]
机构
[1] 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
[2] 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 国家公园; 分类体系; 管理目标; 保护管理效能;
D O I
10.13466/j.cnki.lyzygl.2017.06.001
中图分类号
S759.9 [自然保护区];
学科分类号
090705 ;
摘要
我国自然保护地经过60余年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各类自然保护地已逾12 000个,覆盖陆域面积约18%。但因体制机制等原因,自然保护地间交叉、重叠、管理目标冲突越来越严重,没有形成真正的保护地体系。通过分析国内外自然保护地体系发展与规律,首次以保护管理效能为划分标准,提出了新的保护地分类体系构建方案,即以管理目标为主线、保护管理效能为导向,可将自然保护地划分为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野生生物保护区、自然遗迹景观保护区、自然资源保育区和自然保护小区等6类。国家公园以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原真性为首要目标,能够涵盖最广泛的管理目标,将成为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主体。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中国国家公园顶层制度设计的实践与创新 [J].
王毅 .
生物多样性, 2017, 25 (10) :1037-1039
[2]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同志就《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答记者问 [J].
Social Development Department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
生物多样性, 2017, 25 (10) :1050-1053
[3]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保护地分类体系构建 [J].
吕偲 ;
曾晴 ;
雷光春 .
中国园林, 2017, 33 (08) :19-23
[4]   管理目标与国家自然保护地分类系统 [J].
吴承照 ;
刘广宁 .
风景园林, 2017, (07) :16-22
[5]   论中国的国家公园与保护地体系建设问题 [J].
束晨阳 .
中国园林, 2016, 32 (07) :19-24
[6]   国家公园体制建设背景下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重构 [J].
赵智聪 ;
彭琳 ;
杨锐 .
中国园林, 2016, 32 (07) :11-18
[7]   关于建立我国国家公园体制的思考 [J].
吴晓松 .
绿色中国, 2014, (17) :38-42
[8]   整合我国自然保护区体系,依法建设国家公园 [J].
欧阳志云 ;
徐卫华 .
生物多样性, 2014, 22 (04) :425-427
[9]   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及发展思路探析 [J].
唐小平 .
生物多样性, 2014, 22 (04) :427-431
[10]   论加拿大世界自然遗产管理规划的类型及特征 [J].
张振威 ;
杨锐 .
中国园林, 2013, 29 (09) :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