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经济带城镇建设用地转型的时空特征

被引:36
作者
瞿诗进 [1 ,2 ]
胡守庚 [1 ,2 ,3 ]
童陆亿 [1 ,2 ]
李全峰 [1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
[2] 国土资源部法律评价工程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城镇建设用地; 转型; 均衡度; 时空特征; 长江中游经济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3 [城市经济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摘要
多维度、多时序城镇建设用地转型特征刻画,是深刻揭示城镇建设用地转型规律,高效管控城镇建设用地转型的重要基础。本文从城镇建设用地转型内涵出发,构建城镇建设用地转型特征识别框架,采用转型幅度、转型速度、洛伦兹曲线等对长江中游经济带1990-2015年间城镇建设用地转型时空特征进行系统定量研究。结果表明:(1)城镇建设用地转型来源结构的时序变化显著,耕地占新增城镇建设用地比例持续减小,林地和其他建设用地所占比例则逐渐增大;研究期间,出现将耕地转为其他用地再转为城镇建设用地的"变相式"侵占耕地现象;(2)城镇建设用地经历了高速但不均衡的转型过程,其中面积增幅为153.34%,转型幅度为0.62,基尼系数为0.53;受特定社会经济环境及政策动态的影响,转型幅度、转型速度在时序上经历了"减-增-减"的变化过程;(3)转型幅度高值区呈"两横三纵"的分布格局,与区域内主要公路、铁路线路走向高度吻合;转型速度高值区呈左斜"H"型分布;(4)转型幅度与地形起伏度成反向变动关系,转型速度随地形起伏度的上升先增后减;城市群地区转型幅度高于非城市群地区,而转型速度则恰好相反。
引用
收藏
页码:240 / 251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秦巴山区土地利用时空格局及地形梯度效应 [J].
张静 ;
任志远 .
农业工程学报, 2016, 32 (14) :250-257
[2]   基于供需视角的城乡建设用地扩张与配置的驱动力 [J].
胡银根 ;
蔡国立 ;
廖成泉 ;
刘彦随 .
经济地理, 2016, 36 (06) :161-167
[3]   县域城镇化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以浙江省为例 [J].
张立生 .
地理研究, 2016, 35 (06) :1151-1163
[4]   黄淮海平原农区土地利用转型及其动力机制 [J].
刘永强 ;
龙花楼 .
地理学报, 2016, 71 (04) :666-679
[5]   基于格网尺度的永城市土地利用转型研究与热点探测 [J].
郭椿阳 ;
高建华 ;
樊鹏飞 ;
姚飞 .
中国土地科学, 2016, 30 (04) :43-51
[6]   基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中国城乡建设用地扩张时空特征遥感分析 [J].
刘纪远 ;
刘文超 ;
匡文慧 ;
宁佳 .
地理学报, 2016, 71 (03) :355-369
[7]   中国主要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特征 [J].
童陆亿 ;
胡守庚 .
资源科学, 2016, 38 (01) :50-61
[8]   鄂西贫困县耕地利用转型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素 [J].
向敬伟 ;
李江风 ;
曾杰 .
农业工程学报, 2016, 32 (01) :272-279
[9]   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开发结构解析 [J].
樊杰 ;
王亚飞 ;
陈东 ;
周成虎 .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 (11) :1336-1344
[10]   北京城市扩张的资源环境效应 [J].
谢高地 ;
张彪 ;
鲁春霞 ;
肖玉 ;
刘春兰 ;
张波 ;
徐谦 ;
李令军 ;
曹志萍 ;
李娜 ;
陈文辉 ;
章予舒 ;
冷允法 .
资源科学, 2015, 37 (06) :1108-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