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0 条
秦巴山区土地利用时空格局及地形梯度效应
被引:49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任志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2] 陕西理工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地形;
生态;
地形梯度;
地学信息图谱;
秦巴山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自然景观的垂直地带性为区域土地利用的垂直景观格局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决定了垂直景观带上土地利用的强度及其变化情况。该文采用地形位指数、分布指数、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和土地利用信息图谱法等,分析了1989-2010年秦巴山区土地利用格局的地形梯度效应和图谱信息,揭示地形控制下土地利用时空格局和土地转移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秦巴山区土地利用以林地和耕地为主,呈西林东耕分布;1989-2010年间林地减少显著,建设用地增加明显,其中耕地是建设用地主要转入来源,林、草地是耕地主要转入来源。2)秦巴山区各生态亚区用地类型差异明显,各生态亚区土地利用转移方向也存在差异性。3)秦巴山区土地利用强度指数呈东高西低,中高周低的态势;土地利用强度变化率稳定少动,增加趋势不明显;土地利用动态度呈中高周低的态势,整体变化不大。4)水域、建设用地和耕地主要集中在地形起伏度小和坡度小的低地形位,且耕地主要转移为其他两种用地类型,建设用地有向中低地形位分布的趋势。林地和草地集中在地形起伏大、坡度陡的中高地形位,且存在着相互转移演替现象,中低地形位往往是耕地、林地、草地间的相互转换,未来势必加强坡耕地和低山丘陵区林草地的管治工作。
引用
收藏
页码:250 / 25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2000-2014年秦巴山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归因
[J].
刘宪锋
;
潘耀忠
;
朱秀芳
;
李双双
.
地理学报,
2015, 70 (05)
:705-716

刘宪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潘耀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朱秀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李双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
环京津贫困带土地利用变化的地形梯度效应分析
[J].
孙丕苓
;
许月卿
;
王数
.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 (14)
:277-288

孙丕苓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3]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格局
[J].
刘纪远
;
匡文慧
;
张增祥
;
徐新良
;
秦元伟
;
宁佳
;
周万村
;
张树文
;
李仁东
;
颜长珍
;
吴世新
;
史学正
;
江南
;
于东升
;
潘贤章
;
迟文峰
.
地理学报,
2014, 69 (01)
:3-14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增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宁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周万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张树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吴世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史学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江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潘贤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迟文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4]
基于地形综合指数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以山西省运城市为例
[J].
余正军
;
任志远
;
卢锦容
;
姬梅
.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34 (03)
:270-274

余正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藏民族学院管理学院 西藏民族学院管理学院

任志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西藏民族学院管理学院

卢锦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柞水中学 西藏民族学院管理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5]
基于地形梯度的哈尔滨市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分析
[J].
龚文峰
;
袁力
;
范文义
.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 (02)
:250-259+303

龚文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黑龙江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黑龙江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范文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黑龙江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6]
秦岭土石山区土地利用程度对生态恢复力的影响评价
[J].
杨海娟
;
温晓金
;
刘焱序
;
文雯
.
水土保持通报,
2012, 32 (04)
:261-266

杨海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温晓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文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7]
基于DEM的山地丘陵区土地利用/覆被研究——以青海湖流域为例
[J].
崔步礼
;
李小雁
;
姜广辉
;
张思毅
;
黄央奎
.
自然资源学报,
2011, 26 (05)
:871-880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小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

姜广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

张思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

黄央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青海省天峻县气象局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
[8]
关于建立“秦巴山地生态旅游省际合作试验区”并将其纳入国家主体功能区开发战略的倡议
[J].
郭来喜
;
王兴中
;
刘晓霞
;
保继刚
;
吴必虎
;
马勇
;
冯德显
;
杨永春
;
张述林
;
艾南山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1, 30 (01)
:161-161

郭来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王兴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安外国语大学 中国科学院

刘晓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安外国语大学 中国科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吴必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 中国科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冯德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杨永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 中国科学院

张述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师范大学 中国科学院

艾南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大学 中国科学院
[9]
新开河流域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图谱分析
[J].
张国坤
;
邓伟
;
张洪岩
;
宋开山
;
李恒达
.
地理学报,
2010, 65 (09)
:1111-1120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邓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吉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10]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空间格局
[J].
沈泽昊
;
张全发
;
岳超
;
赵俊
;
胡志伟
;
吕楠
;
唐园园
.
地理学报,
2006, (06)
:633-644

沈泽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生态学系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生态学系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岳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生态学系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生态学系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吕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生态学系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生态学系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