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湾盆地霸县凹陷输导体系与新近系油气运聚特征

被引:35
作者
卢学军 [1 ]
刘华 [2 ]
王建瑞 [1 ]
张永丰 [2 ]
蓝宝锋 [1 ]
机构
[1] 不详
[2] 华北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不详
[4]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5] 不详
关键词
输导体系; 油气运移; 油藏; 新近系; 霸县凹陷; 渤海湾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渤海湾盆地霸县凹陷新近系油气藏主要分布在文安斜坡带的馆陶组地层中,油藏类型为受断层控制的断鼻或断块油藏,油藏的分布受有效输导体系控制明显。该文从油气显示特征及有效通道空间、流体性质、含氮化合物等方面研究入手,分析了文安斜坡区油气有效输导体系及油气运聚的特征、规律,明确了新近系油气的成藏模式。研究表明,研究区的输导体系主要由砂体、断层、不整合等要素组成,油气主要来自霸县洼槽沙一下亚段烃源岩,油气沿沙一上亚段、东营组和馆陶组的砂体、断层和不整合组成的通道运移,随运移距离的不断增加,运移层位逐渐变新,最终在文安斜坡带的新近系地层中成藏。
引用
收藏
页码:258 / 26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陆相断陷盆地油气有效输导体系识别——以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为例
    刘华
    蒋有录
    陈涛
    龚永杰
    [J]. 石油实验地质, 2008, (03) : 232 - 235+241
  • [2] 泌阳凹陷油田水化学特征及水——岩相互作用
    张毅
    夏斌
    姜兰兰
    [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9, 16 (03) : 44 - 47+115
  • [3]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马家滩地区地层水与油气成藏关系研究
    李继宏
    李荣西
    韩天佑
    马海勇
    [J]. 石油实验地质, 2009, 31 (03) : 253 - 257
  • [4] 准噶尔盆地彩南油田流体性质变化特征及其意义
    朱玉双
    王小军
    李莉
    邵飞
    刘渊
    [J]. 石油实验地质, 2009, 31 (04) : 329 - 332
  • [5] 碎屑岩中油气初次运移输导体系分类及特征
    康德江
    [J]. 石油实验地质, 2009, 31 (05) : 455 - 461
  • [6] 陆相断陷盆地隐蔽油气藏形成[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李丕龙,庞雄奇等著, 2004
  • [7] 石油与天然气运移[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李明诚编著, 2004
  • [8] Evolution of a hydrocarbon migration pathway along basin-bounding faults: Evidence from fault cement. Boles JR,Eichhubl P,Garven G,Chen J.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etroleum Geologists Bulletin . 2004
  • [9] 松辽盆地王府凹陷油气水地化特征与油源对比
    黄福堂
    冯子辉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6, (06) : 28 - 33+94-95
  • [10] 利用原油含氮化合物研究油气运移
    王铁冠
    李素梅
    张爱云
    朱雷
    李伯虎
    周永炳
    [J].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4) : 83 - 86+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