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跃进二号油藏沉积相及平面展布

被引:8
作者
叶萍
尹太举
郭青松
机构
[1]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跃进二号油田; 辫状河三角洲; 现代沉积模式; 分流砂坝;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 [];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跃进二号油田含油层位包括下油砂山组(N21)、上干柴沟组(N1)和下干柴沟组下部(E31)三个主力油组。长期以来,一直认为它是一般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主要砂体类型为分流河道、河口坝和席状砂。笔者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岩心观察、测井相分析,并根据沉积物粒度、砂体空间展布规律和现代河流沉积模式类型,认为本区大的沉积背景仍然为辫状河三角洲,但沉积微相类型和砂体成因模式与一般辫状河三角洲不同,即骨架砂体以水下分流砂坝为特征,分流河道和河口坝欠发育。主力油组沉积时期,研究区湖盆水体浅,入湖水流在向湖推进过程中,流水动能强,分流河道主要起输送沉积物通道作用,沉积作用弱,而分流河道之间水体能量相对弱的区域沉积作用强,因而形成了以分流砂坝沉积为主的沉积特征,这种沉积模式打破了传统三角洲沉积以河道和河口坝沉积为主的相模式,建立了以土豆状散布于河道间的分流砂坝为格架的沉积微相新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15 / 12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1]  
油矿地质学[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吴元燕,陈碧珏主编, 1996
[12]  
沉积岩石学[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冯增昭主编, 1993
[13]  
Architecture and stratigraphy of alluvialdeposits,MorrisonFormation (Upper Jurassic). Audun V Kjemperud,Edwin R.Schomacker,TimothyA.Cross. . 2008
[14]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志留系沉积相模式探讨 [J].
侯会军 ;
王伟华 ;
朱筱敏 .
沉积学报, 1997, (03) :43-49
[15]   辫状河三角洲砂体特征及砂体展布模型─—内蒙古岱海湖现代三角洲沉积考察 [J].
于兴河 ;
王德发 ;
郑浚茂 ;
孙志华 .
石油学报, 1994, (01) :2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