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肥过程中水溶性有机物常规荧光与固体表面荧光光谱比较

被引:3
作者
何小松 [1 ,2 ]
席北斗 [2 ]
魏自民 [3 ]
李鸣晓 [2 ]
安达 [1 ,2 ]
余红 [2 ]
刘鸿亮 [2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系统工程研究室
[3] 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堆肥原样; 水溶性有机物; 常规荧光光谱; 固体表面荧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41.4 [堆肥、沤肥];
学科分类号
090101 ;
摘要
为研究固体表面荧光表征堆肥有机质结构及物质转化特征的可行性,采集堆肥原样,提取水溶性有机物,分别对两者的含碳量及前者的固体表面荧光和后者的常规荧光光谱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堆肥过程中,水溶性有机物占总堆肥有机物的比例不断下降,第40天降至5.1g/kg。堆肥进行时,水溶性有机物的发射、激发光谱及同步荧光光谱中的类腐殖质荧光的强度均不断增强,而堆肥原样的激发、发射和同步3种扫描形式的固体表面荧光却不断降低。3种荧光光谱中,堆肥原样和水溶性有机物的同步荧光光谱在常规荧光光谱和固体表面荧光中都出现了类蛋白和类腐殖质荧光。研究表明,固体表面荧光中同步荧光光谱可用来表征堆肥有机质结构及物质转化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272 / 27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生活垃圾微生物堆肥水溶性有机物光谱特性研究 [J].
魏自民 ;
席北斗 ;
赵越 ;
王世平 ;
刘鸿亮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7, (04) :735-738
[2]   滤纸固体基质表面荧光法测定痕量蒽、芘 [J].
王萍 ;
朱亚先 ;
张勇 .
光谱实验室, 2006, (03) :587-589
[3]   接种外源微生物生活垃圾堆肥中的胡敏酸荧光特性 [J].
魏自民 ;
席北斗 ;
赵越 ;
王世平 ;
许景钢 ;
张笛 ;
刘鸿亮 .
环境科学学报, 2005, (10) :1349-1354
[4]   鸡粪堆肥过程中各种碳有机化合物及腐熟度指标的变化 [J].
鲍艳宇 ;
颜丽 ;
娄翼来 ;
关连珠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5, (04) :820-824
[5]   堆肥处理对污泥腐殖物质组成和光谱学特征的影响 [J].
张雪英 ;
黄焕忠 ;
周立祥 .
环境化学, 2004, (01) :96-101
[6]   表面扩散法制备BaMgAl10O17:Eu2+荧光体 [J].
刘应亮 ;
周光梅 ;
冯德雄 ;
石春山 .
无机材料学报, 1999, (03) :425-430
[7]   Characterization of humic substances in salt marsh soils under sea rush (Juncus maritimus) [J].
Santin, C. ;
Gonzalez-Perez, M. ;
Otero, X. L. ;
Vidal-Torrado, P. ;
Macias, F. ;
Alvarez, M. A. .
ESTUARINE COASTAL AND SHELF SCIENCE, 2008, 79 (03) :541-548
[8]  
Characterization, differenti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aquatic humic matter separated with different sorbents: synchronous scanning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J] . Juhani Peuravuori,Riitta Koivikko,Kalevi Pihlaja.Water Research . 2002 (18)
[9]   SYNCHRONOUS FLUORESCENCE-SPECTRA OF DISSOLVED ORGANIC-MATTER (DOM) OF ALGAL ORIGIN IN MARINE COASTAL WATERS [J].
FERRARI, GM ;
MINGAZZINI, M .
MARINE ECOLOGY PROGRESS SERIES, 1995, 125 (1-3) :305-315
[10]  
Organic Luminescent Materials. B. M. Krasovitskii,B. M. Bolotin. .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