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

被引:19
作者
许红梅
贾海坤
黄永梅
机构
[1] 国家气候中心
[2]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3]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4]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6] 北京
关键词
气孔导度; 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 土壤水分动态; 模拟模型;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1 [植物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构建了机理性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Vegetation- Soil- Integrated- Model,VSIM) ,该模型将土壤水分动态过程与植被生长过程相耦合,用以分析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土壤水分对植被生产力的影响。模型考虑了叶片尺度上气孔导度对净光合过程和蒸腾过程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考虑植被冠层结构和地形因素的影响对模型进行尺度转换,并以位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纸坊沟流域的观测数据对模型进行参数化和验证。结果表明对于生物量的模拟草本和半灌木比乔、灌木好,主要植被类型L AI的季节变化与观测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模型能够反映出流域降雨-产流过程,并且基本上也能够反映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范围。模拟结果表明,刺槐林和苹果林属于高光合-低蒸腾类型,农作物、白羊草群落和达乌里胡枝子群落属于高光合-高蒸腾类型,铁杆蒿群落和茭蒿群落属于低光合-低蒸腾类型,而沙棘灌丛和柠条灌丛的净第一性生产力居中,但蒸腾量较高。流域内土壤水分在多年序列上基本平衡,而在不同的水文年表现出失衡。其中刺槐林、苹果林和沙棘灌丛的多年平均土壤水分在年内存在少量亏缺,铁杆蒿群落和茭蒿群落略有增加,而其它植被类型基本保持平衡。丰水年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含水量都明显高于欠水年,土壤水分含量的变化在丰水年表现为盈余,而在
引用
收藏
页码:1064 / 107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黄土高原森林草原区6种植物光合特性研究 [J].
许红梅 ;
高琼 ;
黄永梅 ;
贾海坤 .
植物生态学报, 2004, (02) :157-163
[2]   黄土沟壑区植被恢复过程中植物群落组成及结构变化 [J].
王国梁 ;
刘国彬 ;
刘芳 ;
侯喜禄 ;
周生路 .
生态学报, 2003, (12) :2550-2557
[3]   黄土高原小流域植被特征及其季节变化 [J].
伍永秋 ;
张清春 ;
张岩 ;
刘宝元 ;
赵登峰 .
水土保持学报, 2002, (01) :104-107
[4]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植被结构和净第一性生产力对未来气候变化响应 [J].
喻梅 ;
高琼 ;
许红梅 ;
刘颖慧 .
第四纪研究, 2001, (04) :281-293
[5]   安塞人工沙棘林地上部生物量和净初级生产量 [J].
阮成江 ;
李代琼 .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1, (02) :38-41
[6]   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和蒸发蒸腾估算模型的研究进展 [J].
张正斌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1997, (01) :76-81
[7]   黄土丘陵区湾塌地乔灌林土壤水分动态监测 [J].
侯喜禄,白岗栓,曹清玉 .
水土保持研究, 1996, (02) :57-65
[8]   坡地土壤水分动态及耗水规律研究 [J].
张兴昌,卢宗凡 .
水土保持研究, 1996, (02) :46-56
[9]   黄土丘陵区沙打旺草地截留试验研究 [J].
张光辉,梁一民 .
水土保持通报, 1995, (03) :28-32
[10]   森林植被垂直截留作用与水土保持 [J].
刘向东,吴钦孝,赵鸿雁 .
水土保持研究, 1994, (03) :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