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耕作措施对近地表风沙运动的影响

被引:6
作者
刘目兴
刘连友
张小啸
孙炳彦
彭茹燕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防沙治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关键词
土壤风蚀; 输沙率; 风沙流结构; 田块长度; 传统耕作;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7.02.001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我国北方传统耕作模式的犁耕、耙磨及磨平整地措施对农田近地表风沙活动影响显著。通过对春季半干旱沙区农田风沙活动的观测,本文对犁耕、耙磨磨平两种处理下近地表0~60 cm内输沙率和风沙流结构随田块长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耙磨磨平处理破坏了犁耕在农田地表形成的非可蚀性土块结构,使近地表0~60 cm内输沙率增大,在强沙尘事件中增加幅度可达数10倍。犁耕地表上输沙率随田块长度的增加呈指数关系递增,而耙磨磨平后风沙流发育的饱和路径长度减小,在强沙尘事件中近地表输沙率随田块长度的增加而递减。此外,上风向处犁耕地表低层输沙比例(Q0-10/Q0-60)小于耙磨磨平地表,且随田块长度的增加逐渐增大,而耙磨磨平后风沙流结构随田块长度的变化不大。
引用
收藏
页码:1 / 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壤风蚀沙化影响因子的风洞试验研究 [J].
何文清 ;
高旺盛 ;
妥德宝 ;
赵沛义 .
水土保持学报, 2004, (03) :1-4+8
[2]   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沙丘表面风沙流结构变异的初步研究 [J].
哈斯 .
科学通报, 2004, (11) :1099-1104
[3]   科尔沁沙地不同下垫面风沙流结构与变异特征 [J].
张华 ;
李锋瑞 ;
张铜会 ;
YasuhitoShirato ;
李玉霖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2, (02) :20-23+28
[4]   直立植物—砾石覆盖组合措施的防风蚀作用 [J].
董治宝 ;
高尚玉 ;
Fryrear D W .
水土保持学报, 2000, (01) :7-11+17
[5]   耕作方式对土壤风蚀的影响──以河北坝上地区为例 [J].
哈斯,陈渭南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1996, (01) :10-16
[6]   中国北方土壤风蚀问题研究的进展与趋势 [J].
陈渭南,董光荣,董治宝 .
地球科学进展, 1994, (05) :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