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2 条
大亚湾大型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现状
被引:17
作者:
杜飞雁
[1
,2
]
王雪辉
[1
]
李纯厚
[1
]
张汉华
[1
]
贾晓平
[1
]
机构:
[1] 农业部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2] 厦门大学海洋学院博士后流动站
来源: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物种多样性;
大亚湾;
南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178.53 [海洋生物];
学科分类号:
070703 ;
摘要:
利用2004年3月、5月、9月和12月的大型底栖动物定量采样数据,对大亚湾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因人类活动影响的加剧,目前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明显低于历史水平。2004年大亚湾海域内共出现79种(类)大型底栖动物,全海域均匀度(J)、丰富度(D)和Shannon-Wiener指数(H′)均值分别为1.17、0.74和2.06。各多样性指数的季节变化较小,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多样性水平以冬季<春季<夏季<秋季。大亚湾明显的干、湿季变化对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有所影响,湿季多样性水平高于干季。湾口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水平较高,因湾顶和湾中部海域内小鳞帘蛤Veremolpa micra和粗帝汶蛤Timocleascabra极强的优势地位,导致湾顶和湾中部海域多样性水平较低。水温升高而引发的小鳞帘蛤和粗帝汶蛤丰度的变化,造成了湾顶和湾中部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水平的季节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41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