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时期兵疫灾害的时空变迁研究

被引:22
作者
龚胜生 [1 ]
李孜沫 [2 ]
刘国旭 [3 ]
张涛 [1 ]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2] 南昌师范学院旅游与经济管理学院
[3] 南阳师范学院环境科学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
历史时期; 兵疫灾害; 时空变迁; 系统传递; 社会影响;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09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战争与疫灾均是人类的顶级灾害,战争与疫灾叠加的兵疫灾害,危害尤巨。中国自先秦至清代(770BC-1911AD)的2 682年中,至少有224个兵疫之年,兵疫灾害频度8. 05%,兵疫灾害波及539县。兵疫灾害频度具有波动上升趋势,先秦两汉(1. 21%)经魏晋南北朝(8. 03%)至隋唐五代(5. 54%)为第一波,宋元时期(7. 35%)经明代(15. 22%)至清代(33. 58%)为第二波。兵疫灾害频度变化具有时序共振特征,1860年代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兵疫灾害最密集的时期;兵疫灾害广度变化具有波动上升趋势,大致以隋唐五代为界,之前影响范围有限,大多只有一个县域,之后影响范围不断扩大,最高可达33个县域。兵疫灾害分布范围由内地向边疆扩散,具有统一时期扩散、分裂时期收缩的总体特征,但内地省份始终多于边疆省份,南方省份始终多于北方省份,兵疫灾害的分布重心始终位于南方地区;北部农牧交错带、中部南北分界线、南部海陆交汇带战争多发,兵疫灾害分布密集; 89. 61%的兵疫灾害分布在以福州为圆心、以福州至兰州为半径的圆弧内。战争诱发疫灾是最主要的兵疫关系(43. 23%),其次是战争伴生疫灾(36. 18%);和平时期兵疫灾害较少,但比重不断上升,总体约占两成(19. 48%);兵疫灾害对普通百姓的危害最巨,所有兵疫灾害中,指向百姓遭殃和军民俱损的占60. 86%。兵疫灾害能影响战争进程,造成人口损失,乃至王朝鼎革。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50 条
[1]   太平天国战争后浙江省开化县的血吸虫病与移民 [J].
顾维方 ;
李玉尚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17, 32 (03) :102-114
[2]   清代山西地区疫灾时空分布研究 [J].
龚胜生 ;
李孜沫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7, 31 (06) :1-7
[3]   军事地理视角下的中国古代历史空间进程 [J].
韩茂莉 ;
于家明 .
军事历史研究, 2016, 30 (05) :113-124
[4]   中国西汉至清代北方农牧民族战争及其与温度变化的关联 [J].
刘璐 ;
苏筠 ;
方修琦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52 (04) :450-457
[5]  
宋代军队的医疗卫生制度[J]. 杜菁.中华医史杂志. 2016 (03)
[6]   灾害链研究进展与展望 [J].
哈斯 ;
张继权 ;
佟斯琴 ;
李思佳 .
灾害学, 2016, 31 (02) :131-138
[7]   明代军医制度概说 [J].
邱云飞 .
医学与哲学(A), 2015, 36 (11) :84-88
[8]   太平天国战争对近代人口影响的再估计——基于历史自然实验的实证分析 [J].
李楠 ;
林矗 .
经济学(季刊), 2015, 14 (04) :1325-1346
[9]   清代江南地区疫灾地理研究 [J].
王晓伟 ;
龚胜生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15, 30 (03) :18-30+103
[10]   陕甘回民战争和捻军起义中的传染病类型考辨 [J].
李玉尚 .
昆明学院学报, 2015, 37 (02) :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