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形梯度的贵州省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34
作者
郜红娟 [1 ]
张朝琼 [2 ]
张凤太 [1 ]
机构
[1] 贵州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
[2] 贵州师范学院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地形; 等级; 贵州省;
D O I
10.16036/j.issn.1000-2650.2015.01.011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目的】探讨贵州省不同地形梯度上的土地利用变化特点。【方法】采用遥感解译和GIS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高程、坡度、地形起伏度、地形位指数视角,分析了1990-2010年贵州省土地利用变化的地形梯度特征。【结果】研究期间贵州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表现出明显的梯度性。在坡度、地形起伏度和地形位梯度上,耕地、建设用地和水域主要分布于低梯度带。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地集中于高梯度带。在高程梯度带上,高海拔梯度带是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地的优势区,低海拔梯度带是建设用地、水域和林地的优势区。1990-2010年各地形梯度带的耕地和未利用地面积降低,而林地、草地、建设用地和水域面积增加。主要表现为大量耕地和未利用地转为林地和建设用地。其中,耕地、草地、林地和未利用变化集中于中等及以下梯度带。建设用地和水域变化主要分布于中等高程带以及其他低地形梯度带。【结论】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地形梯度差异突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因素以及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是其主导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7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1]   三峡水库建设期秭归县土地利用变化与地形因素的关系 [J].
王鹏 ;
张磊 ;
吴炳方 ;
朱亮 ;
钮立明 ;
张宁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1, 20 (03) :371-376
[12]   基于地形梯度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特征分析——以湖南省浏阳市为例 [J].
梁发超 ;
刘黎明 .
资源科学, 2010, 32 (11) :2138-2144
[13]   基于地形起伏度的贵州省景观空间格局分异特征 [J].
赵卫权 ;
苏维词 ;
袁俊 .
水土保持研究 , 2010, (02) :105-110
[14]   川滇农牧交错区地形特征对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影响 [J].
乔青 ;
高吉喜 ;
王维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8 (09) :812-818
[15]   深圳市地形对土地利用动态的影响 [J].
卜心国 ;
王仰麟 ;
沈春竹 ;
张小飞 .
地理研究, 2009, 28 (04) :1011-1021
[16]   县域尺度不同地貌类型景观空间格局分析——以湖南省醴陵市为例 [J].
刘艳艳 ;
文倩 ;
崔卫国 ;
吴大放 ;
霍金炜 .
水土保持研究, 2009, 16 (03) :89-94
[17]   地形因子对三江平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影响研究 [J].
王宗明 ;
宋开山 ;
刘殿伟 ;
张柏 ;
李方 ;
张树清 ;
张春华 ;
杨婷 .
水土保持通报, 2008, 28 (06) :10-15+2
[18]   土地利用变化的地形梯度特征与空间扩展——以北京市海淀区和延庆县为例 [J].
陈利顶 ;
杨爽 ;
冯晓明 .
地理研究, 2008, (06) :1225-1234+1481
[19]   深圳土地利用时空变化与地形因子的关系研究 [J].
毛蒋兴 ;
李志刚 ;
闫小培 ;
周素红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8, (02) :71-76
[20]   地形因子对京西门头沟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影响 [J].
冯朝阳 ;
于勇 ;
高吉喜 ;
韩永伟 .
山地学报, 2007, (03) :274-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