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硝化聚磷菌的富集及其特性研究

被引:5
作者
李慧
冯元平
苏公平
兰馨
宁校平
陈文清
机构
[1]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反硝化聚磷菌; 脱氮除磷; 碳源; 环境因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2 [环境微生物学]; X703 [废水的处理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为全面探究反硝化脱氮除磷菌(DPB)的脱氮除磷特性,实验采用SBR反应装置对DPB进行富集筛选,分析碳源浓度及内外碳源对其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污泥经过富集筛选后反硝化聚磷菌比例大增,占传统聚磷菌的比例为80.68%;同时,以乙酸钠作为碳源,在进水COD浓度为250mg/L条件下,反硝化脱氮除磷效果达到最佳;在无外碳源的缺氧条件下,DPB的脱氮除磷效率很低,需添加适量的外碳源,才能保证脱氮除磷特性的正常发挥,过大或过小的外碳源浓度都会对DPB形成抑制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4 / 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反硝化聚磷菌脱氮除磷机理研究 [J].
刘丹丹 ;
李慧 ;
陈文清 .
四川化工, 2015, 18 (02) :1-4
[2]   反硝化聚磷菌的脱氮除磷机制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J].
余鸿婷 ;
李敏 .
微生物学报, 2015, 55 (03) :264-272
[3]   环境因子对反硝化聚磷菌效能的影响 [J].
张晓昕 ;
李昂 ;
孙移鹿 ;
马放 ;
杨基先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3, 45 (08) :39-43
[4]   外碳源量对亚硝化反硝化聚磷菌吸磷影响研究 [J].
张立成 ;
吴春蓉 ;
袁雅姝 ;
郑铁强 .
给水排水, 2013, 49(S1) (S1) :142-145
[5]   不同碳源培养的反硝化聚磷菌对电子受体适应性研究 [J].
操家顺 ;
肖敏艳 ;
方芳 ;
李宇昇 ;
陈学明 ;
朱耕龙 .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1 (03) :211-217
[6]   有机物、亚硝酸盐和pH值对反硝化脱氮除磷的影响 [J].
李亚峰 ;
王欣 ;
高颖 .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03) :531-537
[7]   反硝化聚磷菌富集条件的研究 [J].
曹桂萍 .
中国给水排水, 2010, 26 (13) :60-63
[8]   A2/O厌氧段聚磷菌的反硝化聚磷特性 [J].
周康群 ;
刘晖 ;
孙彦富 ;
刘洁萍 .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4) :645-651
[9]   A new method for characterizing denitrifying phosphorus removal bacteria by using three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on acceptors [J].
Hu, JY ;
Ong, SL ;
Ng, WJ ;
Lu, F ;
Fan, XJ .
WATER RESEARCH, 2003, 37 (14) :3463-3471
[10]   A sludge characterization assay for aerobic and denitrifying phosphorus removing sludge [J].
Wachtmeister, A ;
Kuba, T ;
vanLoosdrecht, MCM ;
Heijnen, JJ .
WATER RESEARCH, 1997, 31 (03) :471-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