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育质量的永恒追求与时代特征

被引:25
作者
郝文武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教育评价; 教育质量; 教育公平; 教育价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0 [教育学];
学科分类号
040101 ; 120403 ;
摘要
教育质量是教育本质规定性的纯真程度,是教育的生命。教育数量是具有一定程度本质规定性的教育活动的扩展和普及程度,是接受教育和教育形成人的多少。教育质量与教育数量相互对应,应该相互协调统一,但也可能相互矛盾。不同时代和社会对教育本质的规定和数量要求可能不尽不同,最终形成的教育本质的纯真和数量规模有不同程度和特点,但形成德才兼备的人是教育本质的最高或最纯真规定。提高教育质量和扩大教育数量,使更多的人接受更好的教育是教育发展的终极目标、最高理想、永恒追求和主题。基本质量稳定提高,最高质量提高乏力;平均质量稳定提高,结构质量优化不足;价值追求等软质量影响科技、文化创新等硬质量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与高等教育质量缺乏协调影响整体教育质量提高,知识质量不低,能力质量特别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质量不高,是当代中国教育质量的基本状态。降低功利化追求、抑制应试教育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方式;明确学习方向,增强学习兴趣、动力和创造性,形成追求卓越、超越和永恒的理想目标;变革教育质量观,从提高教育内容质量、过程质量、方式质量及其管理质量做起;实现平等和效率相促进的教育公平目标,普遍提高民族素质;变革教育评价和选拔任用人才制度;使社会价值追求与教育价值追求相互促进,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方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57 / 16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知识教学促进能力发展的复杂关系和有效教学方式 [J].
郝文武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43 (03) :157-165
[2]   “科尔曼报告”述评——兼论对我国解决“上学难、上学贵”问题的启示 [J].
马晓强 .
教育研究, 2006, (06) :29-33
[3]   高等教育质量概念:内涵与外延 [J].
余小波 .
高教发展与评估, 2005, (06) :46-49
[4]   赢在起点 输在终点——对我国传统教育教学太重基础的反思 [J].
孙莱祥 ;
周洪林 .
中国大学教学, 2002, (Z1) :6-9
[5]   论教育公平的内在规定性及其特征 [J].
胡劲松 .
教育研究, 2001, (08) :8-12
[6]  
知识与存在.[M].贡华南著;.学林出版社.2004,
[7]  
平等与效率.[M].[美]阿瑟·奥肯 著;王奔洲等 译.华夏出版社.1999,
[8]  
素质教育在美国.[M].黄全愈著;.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9]  
舍勒选集.[M].(德)M.舍勒(MaxScheler)著;刘小枫选编;.上海三联书店.1999,
[10]  
法律的概念.[M].(英)哈特(H.L.A.Hart)著;张文显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