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式议程设置模式——基于中国公共政策转型一类案例的分析

被引:88
作者
赵静
薛澜
机构
[1]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
关键词
回应式议程设置; 公共决策质量; 政府回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 [国家行政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回应式议程设置是指政府在短时间内将"议程设置"作为回应社会需求、或处理某一突发事件与社会问题的工具。近年来,回应式议程设置已逐渐成为中国政府公共议程设置过程的常态。在回应式议程设置模式下,社会问题步入议题合法化的过程被政府压缩或精简,社会焦点事件的发生方式和剧烈程度对进入政策议程的重要性往往超过了政策议题本身内在的重要性。政府议题选择更符合公众议程的偏好排序,能够及时回应公众的需求,契合了新时代的治国理政观。但由于公众偏好容易受到短期社会焦点事件的影响而呈现不稳定性,过度依赖公众偏好也隐含着议程设置理性科学分析不够、不利于政府主导能力的培养,甚至有可能导致事实上的无效回应等问题。加强政府决策自主性,对公众需求进行适当引导是防止回应式议程设置模式持续固化的有效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51+126 +12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政治传播中的框架效应——国外研究现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J].
马得勇 .
政治学研究, 2016, (04) :57-69+126
[2]   弥合碎片化的政策设计:从提升专业性的角度深化公务员制度改革 [J].
张帆 ;
薛澜 .
中国行政管理, 2015, (12) :10-16
[4]   政策议程与媒体议程关系研究——基于1982至2006年农业政策和媒体报道的实证分析 [J].
邝艳华 ;
叶林 ;
张俊 .
公共管理学报, 2015, 12 (04) :39-46+154
[5]   网络空间的政治互动:公民诉求与政府回应性——基于全国性网络问政平台的大数据分析 [J].
孟天广 ;
李锋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30 (03) :17-29
[6]   顶层设计与泥泞前行: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之路 [J].
薛澜 .
公共管理学报, 2014, 11 (04) :1-6+139
[7]   地方政府的角色原型、利益选择和行为差异——一项基于政策过程研究的地方政府理论 [J].
赵静 ;
陈玲 ;
薛澜 .
管理世界, 2013, (02) :90-106
[8]   网络时代政策议程设置机制研究 [J].
陈姣娥 ;
王国华 .
中国行政管理, 2013, (01) :28-33
[9]   利益表达、资源动员与议程设置——对于“闹大”现象的描述性分析 [J].
韩志明 .
公共管理学报, 2012, 9 (02) :52-66+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