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隆升影响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的数值试验

被引:1
作者
董广涛
张耀存
机构
[1]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关键词
副热带西风急流; 敏感性试验; 东亚; 青藏高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1.3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p-σ九层区域气候模式进行高原隆升对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影响的敏感性试验,分析高原隆升过程中西风急流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的变化,并对其变化的原因进行初步分析.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在西风急流垂直结构上,高原隆升后冬季沿90°E高原南侧由低层到高层西风增强,沿115°E经圈在35°N以南中高层西风增强,35°N以北中高层西风减弱,夏季沿90°E高原南侧中高层东风明显减弱,沿140°E在35°N以南中高层西风增强,35°N以北中高层西风减弱.在西风急流水平结构上,冬季沿40°N从100°E到120°E一带200hPa西风风速显著减弱,而孟加拉湾至华南至日本南部海上一带200hPa西风风速则显著增强;夏季沿42°N从120°E到150°E一带200hPa西风风速显著减弱,而沿25°N从120°E到150°E一带200hPa西风风速则显著增强.冬季高原冷源作用加强和日本西南海上潜热增加所导致东亚500至200hPa平均温度发生变化以及高原隆起后对西风急流绕流作用的增强共同导致东亚西风急流发生变化,夏季则是高原热源作用加强以及朝鲜半岛和日本西南海上潜热减少导致东亚500至200hPa平均温度发生变化,进而导致东亚西风急流发生变化.此外,无论冬季还是夏季,对流层中上层温度变化及其所导致的200hPa风速变化均是在从高原隆升高度为现在高度的1/4至1/2期间变化最为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199 / 211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青藏高原隆升对春、夏季亚洲大气环流的影响 [J].
梁潇云 ;
刘屹岷 ;
吴国雄 .
高原气象, 2005, (06) :837-845
[2]   东亚夏季风活动与东亚高空西风急流位置北跳关系的研究 [J].
李崇银 ;
王作台 ;
林士哲 ;
禚汉如 ;
不详 .
大气科学 , 2004, (05) :641-658
[3]   海温季节和年际变化对东亚区域气候变率模拟的影响 [J].
黄安宁 ;
张耀存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3) :319-329
[4]   东亚季风气候对青藏高原隆升的敏感性研究 [J].
刘晓东 ;
焦彦军 ;
不详 .
大气科学 , 2000, (05) :593-607
[5]   青藏高原动力和热力作用对季节转换期全球大气环流影响的数值研究 [J].
郑庆林 ;
梁丰 .
热带气象学报, 1999, (03) :56-66
[6]   P-σ坐标系区域气候模式对冬夏季月平均场的模拟试验 [J].
刘华强 ;
钱永甫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3) :89-97
[7]   青藏高原隆升作用于大气临界高度的数值研究 [J].
张耀存 ;
钱永甫 .
气象学报, 1999, (02) :30-40
[8]   论青藏高原隆起作用于大气的临界高度 [J].
刘晓东 ;
汤懋苍 .
高原气象, 1996, (02) :2-11
[9]   青藏高原隆起对亚洲夏季风形成作用的数值试验 [J].
吴池胜 ;
王安宇 .
高原气象, 1995, (04) :42-50
[10]   东亚的梅雨期与亚洲上空大气环流季节变化的关系 [J].
陶诗言 ;
赵煜佳 ;
陈晓敏 .
气象学报, 1958, (02) :119-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