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资料解释与盆地模拟在油气成藏研究中的联合运用

被引:6
作者
苏劲 [1 ]
张水昌 [1 ]
杨海军 [2 ]
李本亮 [1 ]
朱光有 [1 ]
陈建平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地质实验中心
[2]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地震解释; 盆地模拟; 生长构造; 层序地层; 油气成藏;
D O I
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0.01.007
中图分类号
P631.4 [地震勘探];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1 ; 081802 ;
摘要
由于地震资料解释可提供盆地模拟所需的参数,比如不同岩石的特性及其在三维空间的展布特征等,所以可将两者结合进行油气成藏研究。本文根据油气成藏研究中控制油气聚集与分布的三大主要因素(构造演化、层序地层格架和运聚条件),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油气成藏研究:①通过三维地震构造解释与构造演化史模拟的结合,再现生长地层的变形过程,揭示控制有效储层形成的地质作用和油气成藏要素的时空匹配关系;②根据层序地层的地震解释和岩性预测,约束重建沉积史,分析生储盖组合,为研究岩性地层油气藏分布规律和成藏机理提供依据;③将波阻抗反演孔隙度和渗透性与储层演化和油气成藏结合起来。盆地模拟的结果取决于井资料和地震反演结果,而数值模拟出来的流体方向、饱和度、裂缝等,又可用来作为约束条件以提高地震反演结果的质量。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78+164+171 +16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1]   基于地震道时频分析的地层结构解析原理和方法 [J].
夏竹 ;
刘兰锋 ;
任敦占 ;
魏文博 ;
张振生 ;
宋建国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7, (01) :57-65+69+129
[12]   四川盆地威远气田硫化氢的成因及其证据 [J].
朱光有 ;
张水昌 ;
梁英波 ;
李其荣 .
科学通报, 2006, (23) :2780-2788
[13]  
储层地震预测理论与实践.[M].赵政璋;赵贤正;王英民等著;.科学出版社.2005,
[14]  
盆地分析的定量方法.[M].(美)伊恩·勒奇(IanLerche)著;魏增璞等译;.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
[15]   四川盆地海相天然气富集成藏特征与勘探潜力 [J].
张水昌 ;
朱光有 .
石油学报, 2006, (05) :1-8
[16]   盆地模拟技术在油气资源评价中的作用 [J].
郭秋麟 ;
米石云 ;
胡素云 ;
杨秋琳 .
中国石油勘探, 2006, (03) :50-55+7
[17]   声波重构技术在储层反演中的应用 [J].
杨少虎 ;
黄玉生 ;
彭文绪 ;
周心怀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6, (02) :171-176+248+16
[18]   塔里木盆地寒武纪—奥陶纪优质烃源岩沉积与古环境变化的关系:碳氧同位素新证据 [J].
张水昌 ;
R L WANG ;
金之钧 ;
张宝民 ;
王大锐 ;
边立曾 .
地质学报, 2006, (03) :459-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