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聚晚藏——川西坳陷天然气基本特征

被引:65
作者
王金琪
机构
[1] 中国石化新星石油公司西南石油局
关键词
四川盆地; 西; 早期聚集; 深盆气; 超致密封固; 裂缝重组气藏; 远源次生气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川西T3 烃源丰富、砂岩发育。据计算 ,川西坳陷T3 生气总量达 ( 2 70~ 432 )× 10 12 m3 之钜 ,在坳陷主体部位生气强度高达 10 0× 10 8m3 /km2 。生、储互层之间排烃条件良好 ,各种类型圈闭众多。在储层致密化前 ,油气向古隆起和其他圈闭聚集 ;储层进入一般致密化阶段 ,在盆地中心形成大面积“深盆气”。超致密化把早期聚集的油气封固起来。喜马拉雅期隆升、褶皱、断层、裂缝发育 ,出现晚期成藏高潮 :一类为T3 裂缝重组气藏 ;一类为红层 (J)远源次生气藏。气藏规模首要决定因素是早期聚集并被超致密化封存定位的油气丰度级别 ,受早聚晚藏规律的制约。此文着重阐述两类气藏形成机制与勘探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2+10 +1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9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