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8 条
松嫩平原玉米带农田土壤有机碳时空格局
被引:17
作者:
张春华
[1
,2
]
王宗明
[1
]
任春颖
[1
]
宋开山
[1
]
张柏
[1
]
刘殿伟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来源:
关键词:
土壤;
有机碳;
农业;
时空变化;
松嫩平原玉米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9.2 [中国土壤地理、土壤调查];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该文基于吉林省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省数据、县级土壤剖面资料和2003-2006年实测数据,估算了不同土壤类型农田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储量,并对近25年来土壤有机碳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松嫩平原玉米带农田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储量呈增加趋势。其中,碱土、暗棕壤、黑土和草甸土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增幅分别达33%(4.16kg/m2),23.05%(3.79kg/m2)、16.51%(3.74kg/m2)和12.20%(3.77kg/m2);相反,黑钙土有机碳密度下降幅度达30.79%(2.18kg/m2)。两时期土壤有机碳密度的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一致,呈中部高、边缘低的趋势,但25年间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与1980年初始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615**,P<0.01),且4.04kg/m2是土壤有机碳上升或下降的临界值。根据West等提出的土壤碳汇潜力估算方法,如果保持1980年土地利用方式和传统的栽培耕作措施不变的情况下,松嫩平原玉米带农田土壤有机碳的碳汇潜力为0.33Tg/a。
引用
收藏
页码:300 / 307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