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嫩平原玉米带农田土壤有机碳时空格局

被引:17
作者
张春华 [1 ,2 ]
王宗明 [1 ]
任春颖 [1 ]
宋开山 [1 ]
张柏 [1 ]
刘殿伟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土壤; 有机碳; 农业; 时空变化; 松嫩平原玉米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9.2 [中国土壤地理、土壤调查];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该文基于吉林省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省数据、县级土壤剖面资料和2003-2006年实测数据,估算了不同土壤类型农田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储量,并对近25年来土壤有机碳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松嫩平原玉米带农田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储量呈增加趋势。其中,碱土、暗棕壤、黑土和草甸土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增幅分别达33%(4.16kg/m2),23.05%(3.79kg/m2)、16.51%(3.74kg/m2)和12.20%(3.77kg/m2);相反,黑钙土有机碳密度下降幅度达30.79%(2.18kg/m2)。两时期土壤有机碳密度的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一致,呈中部高、边缘低的趋势,但25年间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与1980年初始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615**,P<0.01),且4.04kg/m2是土壤有机碳上升或下降的临界值。根据West等提出的土壤碳汇潜力估算方法,如果保持1980年土地利用方式和传统的栽培耕作措施不变的情况下,松嫩平原玉米带农田土壤有机碳的碳汇潜力为0.33Tg/a。
引用
收藏
页码:300 / 30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江西兴国县农田土壤固碳潜力20a变化研究 [J].
程先富 ;
史学正 ;
于东升 ;
王洪杰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2007, (01) :37-40
[2]   1980—2000年中国耕作土壤有机碳的动态变化 [J].
于严严 ;
郭正堂 ;
吴海斌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6, (06) :123-130
[3]   近20年来中国大陆农田表土有机碳含量的变化趋势 [J].
黄耀 ;
孙文娟 .
科学通报 , 2006, (07) :750-763
[4]   中国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碳库的饱和水平及其固碳潜力 [J].
韩冰 ;
王效科 ;
欧阳志云 .
农村生态环境, 2005, (04) :6-11
[5]   20年来部分黑土耕层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的变化 [J].
杨学明 ;
张晓平 ;
方华军 ;
梁爱珍 .
地理科学, 2004, (06) :710-714
[6]   松嫩平原黑土土壤有机碳库的估算及其影响因素 [J].
王金达 ;
刘景双 ;
刘淑霞 ;
于君宝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4, (04) :687-690
[7]   中国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储量的估算与空间分布分析 [J].
解宪丽 ;
孙波 ;
周慧珍 ;
李忠佩 ;
李安波 .
土壤学报, 2004, (01) :35-43
[8]   中国东部地区耕地土壤肥力变化趋势研究 [J].
俞海 ;
黄季焜 ;
Scott Rozelle ;
Loren Brandt .
地理研究, 2003, (03) :380-388
[9]   吉林玉米带的地位与发展前景 [J].
齐晓宁 ;
王洋 ;
王其存 ;
刘兆永 ;
鲍强 .
地理科学, 2002, (03) :379-384
[10]   土壤碳蓄积量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J].
王绍强 ;
刘纪远 .
地球科学进展, 2002, (04) :528-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