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川中古隆起震旦系—寒武系天然气特征及成因

被引:109
作者
魏国齐 [1 ,2 ]
谢增业 [1 ,2 ]
宋家荣 [3 ]
杨威 [1 ,2 ]
王志宏 [1 ,2 ]
李剑 [1 ,2 ]
王东良 [1 ,2 ]
李志生 [1 ,2 ]
谢武仁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天然气成藏与开发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
关键词
天然气特征; 天然气成因; 震旦系; 寒武系; 川中古隆起; 四川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高石梯—磨溪地区大量新钻探井和野外露头资料,开展震旦系—寒武系天然气组分、同位素、轻烃组成、烃源岩干酪根碳同位素、储集层沥青生物标志物等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研究表明:1震旦系灯影组和寒武系龙王庙组天然气均为典型的干气,以烃类气体为主。但灯影组干燥系数大、烃类组分含量低、非烃组分含量高。非烃气体含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氮气、二氧化碳、硫化氢和氦气方面。烃源岩成熟度不同和含硫矿物与烃类反应生成H2S是造成灯影组和龙王庙组天然气组成细微差别的原因。2灯影组和龙王庙组天然气δ13C2值差异明显,主要反映母质类型的差异。3灯影组和龙王庙组天然气甲烷δ2H值差异大,主要反映母质沉积水介质盐度的差异。4下寒武统页岩、灯影组泥岩、陡山沱组泥岩和灯影组碳酸盐岩干酪根碳同位素平均值分别为-32.8‰、-31.9‰、-30.7‰和-27.8‰。5灯影组储集层沥青4-甲基二苯并噻吩/1-甲基二苯并噻吩值介于筇竹寺组和灯影组烃源岩之间。研究认为高石梯—磨溪地区震旦系—寒武系天然气主要为原油裂解气,震旦系天然气来源于震旦系和寒武系烃源岩,寒武系天然气主要来源于寒武系烃源岩。
引用
收藏
页码:702 / 71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大气田稀有气体特征 [J].
魏国齐 ;
王东良 ;
王晓波 ;
李剑 ;
李志生 ;
谢增业 ;
崔会英 ;
王志宏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4, 41 (05) :533-538
[2]   川中古隆起龙王庙组特大型气田战略发现与理论技术创新 [J].
杜金虎 ;
邹才能 ;
徐春春 ;
何海清 ;
沈平 ;
杨跃明 ;
李亚林 ;
魏国齐 ;
汪泽成 ;
杨雨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4, 41 (03) :268-277
[3]   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特大型气田形成分布、资源潜力及勘探发现 [J].
邹才能 ;
杜金虎 ;
徐春春 ;
汪泽成 ;
张宝民 ;
魏国齐 ;
王铜山 ;
姚根顺 ;
邓胜徽 ;
刘静江 ;
周慧 ;
徐安娜 ;
杨智 ;
姜华 ;
谷志东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4, 41 (03) :278-293
[4]   四川盆地震旦系—下古生界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判识 [J].
魏国齐 ;
谢增业 ;
白贵林 ;
李剑 ;
王志宏 ;
李爱国 ;
李志生 .
天然气工业, 2014, 34 (03) :44-49
[5]   硫化氢生成模拟实验研究 [J].
谢增业 ;
李志生 ;
王春怡 ;
郝翠果 .
石油实验地质, 2008, (02) :192-195+199
[6]   四川盆地飞仙关组气藏硫化氢成因及其依据 [J].
谢增业 ;
李剑 ;
李志生 ;
熊永强 ;
王春怡 ;
郝翠果 ;
韩中喜 .
沉积学报, 2008, (02) :314-323
[7]   川东北不同含硫物质硫同位素组成及H2S成因探讨 [J].
谢增业 ;
李志生 ;
黄志兴 ;
王晓波 ;
马成华 .
地球化学, 2008, (02) :187-194
[8]   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高含H2S天然气TSR成因的同位素证据 [J].
朱光有 ;
张水昌 ;
梁英波 ;
戴金星 ;
李剑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 (11) :1037-1046
[9]   威远气田成藏期及气源 [J].
戴金星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3, (05) :473-480
[10]   四川盆地东北部三叠系飞仙关组高含硫气藏H2S成因研究 [J].
王一刚 ;
窦立荣 ;
文应初 ;
张静 ;
刘划一 .
地球化学, 2002, (06) :517-524